佛山秋色源于明代佛山堡乡亲在每年中秋前后,重演佛山保卫战故事的传统。明中叶至清代,随着佛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佛山秋色也发展至鼎盛,演变成展现民间工匠技艺、民间艺术及呈现整体社会经济成果的民间游行盛会。当时,每年的佛山秋色由佛山堡20多个铺区选出的“会首”组织举行,巡游内容按表现形式划分为灯色、车色、马色、水色、地色、飘色、景色“七色”,因有赛会性质,又被称为“秋色赛会”。
今天的佛山秋色是由官方组织、全民同欢的大型文艺巡游展演,仍保留以祖庙为核心的传统线路和传统程式。2008年,中秋节(佛山秋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出品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