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读懂广东】何为东莞

2022-03-11 11:43 来源:南方网

  

何为东莞

(朗读:唐志杰)

  东莞“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东靠山、南面海、西北靠江,依托母亲河——东江,勾连陆海。东莞市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这座岭南千年古邑,诞生了“珠三角第一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产生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创造了一连串“东莞奇迹”,形成独特的“东莞模式”,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东莞市中心城区图(张顺祥 摄)

东莞大道(巫业通摄)

  数据东莞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2019年,全市下辖32个镇(街道)。东莞市常住人口846.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1.0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92.10%

东莞市中心区  (张顺祥 摄)

  东莞名片

  东莞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篮球城市”“中国游泳之乡”“中国举重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龙舟之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荣誉称号。

东莞篮球中心(东莞市志办供图)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供图)

  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

  东莞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立县,初名宝安;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东莞。1985年撤县,设县级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类聚居,诞生了有5000多年历史的 “珠三角第一村”——南城蚝岗村。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  (翟肖霞 摄)

莞城街道迎恩门城楼一带(巫业通 摄)

  中国近代史开篇地

  东莞人民对外来压迫、侵略,勇于反抗,保家卫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发生在东莞的虎门销烟,震撼中外;在随后抗击英军的鸦片战争中,虎门人民组织敢死队与英军浴血奋战,谱写了一首首壮烈的诗篇,东莞也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镇供图)

虎门威远炮台(虎门镇供图)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大岭山镇供图)

  改革开放先行地

  19788月,东莞引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揭开东莞改革开放的序幕。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形成独特的“东莞模式”。

  昔日“鱼米之乡”,今日“世界工厂”:全球1/5电脑东莞制造,全球1/5智能手机东莞制造,全球1/10运动鞋东莞制造……获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到2018年,东莞以全国0.03%的土地和全国0.6%的常住人口,创造全国0.9%的生产总值,贡献全国1.6%的税收,创造全国4.8%的外汇收入,吸纳全国0.9%的就业人口,存储全国0.8%的金融存款,以上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东莞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的20倍以上。

太平手袋厂厂牌(虎门镇供图)

外商在太平手袋厂车间验货(虎门镇供图)

虎门港(曹永富摄)

2018年11月27日,第四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在东莞举行(郑志波摄)

华为数据中心 (松山湖高新区供图)

南城街道鸿福路商圈(郑志波 摄)

  多元文化融汇之城

  东莞拥有开放、多元的文化传统,广府、客家、疍家以及华侨等文化在此交融演绎。本土、外来文化在此融汇,兼收并蓄,造就实干、宽容、奋进的精神风貌。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由此成为全省国保单位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市;收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6项,其中收入国家级名录项目8项。

千角灯

麒麟制作(清溪镇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社村(茶山镇供图)

  英才辈出毓秀之城

  东莞名家辈出,历代科举中进士240人,举人1714人。南宋时期,南城人李用获宋理宗手书“竹隐精舍”匾额赐赠,还将他所著《论语解》印行全国;南宋末,东城人赵必著《覆瓿集》,被收入《四库全书》;明代,厚街人陈琏官至礼部左侍郎,致仕后回东莞筑万卷堂;茶山人何真因有功于民被封为东莞伯;中堂人莫登庸则在异国为君(安南王);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的莞城人张敬修创建可园,使其成为岭南文化策源地之一;虎门人王宠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其他学者名流如中堂人陈伯陶、石龙人张荫麟、莞城人邓尔雅、莞城人容庚、桥头人邓植仪和两院院士桥头邓屋人邓锡铭、麻涌人莫伯治、万江人毛炳权、莞城人何镜堂等,可谓人才如林,秀挹东南。

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莞城街道供图)

  制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东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由之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