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2月,省委决定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动员全省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实施。为展现“百千万工程”三年成效,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度挖掘全省地方志资源,在广东省情网和“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推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系列专题,推介典型镇、典型村特色地情,记录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广东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方志力量。
太平镇乡村风光(来源:太平镇政府)
太平镇位于清远市清新区西南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为北江河岸平原。2024年,全镇总面积213.41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个村民委员会,户籍总人口7.05万人。太平镇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利,其距离清新区中心城区17千米,距广州市中心约80千米。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广清一体化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示范镇,近年来,太平镇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为抓手,锚定“产城融合 共享幸福”的总定位,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绿美生态等领域精准发力,攻坚破题,激活发展新动能,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赓续红色基因 助力文化发展
太平镇相传古为莲塘圩,明嘉靖元年(1522)因地壳下沉而迁址,为求平安吉祥而取名太平。太平镇文化底蕴深厚。清初康熙年间(1644-1722)为回属太平乡。1986年12月,建立太平镇人民政府,属清远县管辖。1992年5月,太平镇属清新县,2012年清新县撤县设区后,属清新区管辖。
太平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
秦皇山根据地是广(宁)四(会)清(远)以秦皇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是粤桂湘边区工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粤桂湘边工委军委后期指挥中心,也是连江支队的孕育地、连江支队第三团的常驻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太平镇
山心村起振钟公祠(来源:太平镇政府)
边区司令部驻地历史照片(来源:太平镇政府)
秦皇山人民积极投身解放战争,主动为部队筹粮送粮,共有70多人直接参加游击队,其中多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涌现诸如古金仔、冯木英、冯金、钟锦霞、钟棠、黄建扬、钟惠民、陈金水等不畏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英雄。1994年,秦皇山区69个村小组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2001年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秦皇山根据地纪念碑;2004年被评为清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建成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来源:太平镇政府)
太平镇持续深挖秦皇片区历史文化资源,共挖掘红色遗址40余个,2022年投入500多万元对秦皇片区首批苏陶故居、石坳头炮楼反“清剿”斗争战斗旧址等8个不可移动红色文物进行修缮保护;2023年,投入59.3万元对第二批连支三团哨所旧战壕、枪械维修厂旧址等2个红色革命旧址进行修缮保护。
秦皇山革命根据地事迹展厅(来源:太平镇政府)
石坳头炮楼遗址(来源:太平镇政府)
为进一步拓展红色文旅路线,太平镇积极盘活原山心小学、原秦皇中学等闲置建筑,引进清远红映谷研学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红色研学、党史教育、休闲文旅于一体的秦皇山红色文旅综合示范基地项目。研学基地一期工程开放运营场地包括军事化营房、野炊基地、农耕园、餐厅等。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秦皇·听泉山居民宿于2025年2月正式运营。近两年来,秦皇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吸引省、市、区各级党团组织、社会团体和普通游客超1000批,10万人次。
秦皇山军事化营房(来源:太平镇政府)
推进城产融合 打造“太平模式”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强劲东风,太平镇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太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发挥好工业主引擎作用,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不断构建具有太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活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农业发展
太平镇自然资源丰富,全镇共有水塘1.9万亩、耕地3.52万亩、山林18.9万亩。盛产清远鸡、丝苗米、乌鬃鹅等优质农产品,有桂花鱼、金门香瓜、中南番茄等特色农业。2024年,太平镇桂花鱼产量达1625吨,同比增长9.43%;“一猪两禽”产业综合产值约3.34亿元。
金门香瓜是金门村的特色农产品,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让这里培育出肉质香、甜、脆的香瓜。金门村香瓜总种植面积180多亩,亩产约3000斤,年产值达100多万元。金门村一直种植的是“银辉”品种,而且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导种植,从而确保金门香瓜的品质优势。2019年,金门村凭借香瓜获得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称号。
金门香瓜(来源:太平镇政府)
马塘鳜鱼也称马塘桂花鱼,桂花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以前在传统的养殖方法下,鱼塘水的氨氮等成分的含量高,水体环境不好,鱼也容易生病。2019年,海大集团牵头8个主体共同创建(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清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整合桂花鱼养殖资源,以科研技术为支撑,带动当地农户桂花鱼养殖模式升级,马塘村便是受益者之一。养殖业是马塘村的支柱产业,水产养殖面积3500亩,其中桂花鱼养殖面积800亩,年产量可达320万斤。太平镇马塘村凭借桂花鱼,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马塘鳜鱼(来源:清新发布)
中南番茄在中南村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生产的番茄果实饱满、茄香浓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依托这一优势,中南村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新路径,投资20多万元,在清远市大河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精心培育20亩优质番茄田,并聘请专人负责、定期管理,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致富。2025年,中南村番茄种植面积约40亩,总产量约28万斤,年产值达75万元。
中南番茄(来源:清新新闻)
工业发展
近年来,太平镇立足“工业强镇”定位,积极抢抓广清一体化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示范镇等重大发展机遇,狠抓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积极探索镇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促的城乡融合“太平模式”。
作为清新区的工业重镇,太平镇工业基础根基雄厚,吸引了敏实、海大、万邦、腾讯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拥有工业企业19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高新企业29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外资企业14家,已形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印染纺织、表面处理、制鞋箱包等五大主导产业格局。2024年,太平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6.18亿元,连续三年全区第一。
太平镇内有多个工业园区,龙湾工业园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以汽车零配件制造、表面处理、环保电镀、印染为主导产业,就业人口约8000人。马岳工业园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以都市消费产业集群为主,主导产业为纺织服饰、制鞋、建筑材料、化妆品等,就业人口约9000人。盈富工业园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以生物食品、汽车零部件、机械机电为主导产业,还涉及纺织、塑料、矿产、文体用品等各个领域,就业约4000人。
龙湾工业园(来源:太平镇政府)
马岳工业园(来源:清新区融媒体中心)
盈富工业园(来源:清新区融媒体中心)
表面处理产业以龙湾环保表面处理示范基地为代表,该基地是经广东省环保厅批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治污、统一减排”的要求和目标进行规划建设。主要从事“金、银、铜、锌、镍、铬”等金属及塑料电镀为主的企业入驻。截至2025年,基地已成功引进60多家国内外优质企业,所涉及行业包括:五金制品、汽车零部件制造、航天航空、电子通讯设备等。
农副食品加工产业是太平镇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太平镇涉及农副食品加工类的企业有海贝、海龙、容海、石兴、温氏等企业,以海灏(清新)产业园为主导。该产业园是海大集团在省内战略布局最早、业务拓展最快、产业基础最扎实、综合成长性最好的园区之一。园区围绕“一园四区,千亩园区,百亿产值”建设思路,规划建设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智能装备三大板块10个子项目,目前,园区已建成项目3个。
农副食品加工产业(来源:清新发布)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太平镇的重点产业,作为清远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腹地之一,太平镇具有吸引该产业集聚发展的天然优势。盈富工业园和龙湾工业园是清新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太平镇已引进敏实、敏慧、中骏森驰、信和、埃德伟控、金钟、育群等1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汽车标牌类、饰条类、格栅类、门拉手、车轮盖等部件。2024年产业产值约21.72亿元。
汽车零部件产业(来源:清新发布)
制鞋箱包产业作为太平镇的传统产业,主要有万邦、万裕、晓锋、宝鑫、宪友、卓遨等企业。其中,万邦公司作为制鞋业的龙头企业,从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 产品出口德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制鞋箱包产业(来源:清新发布)
印染纺织产业是太平镇的传统产业,目前龙湾工业园拥有中信环境处理纺织产业基地、万家丽、长裕棉纺、溢绩制衣、重亿印花等一大批纺织企业,能够承接广州中大纺织产业转移,为相关上下游产业配套。其中,中信纺织漂染基地和龙湾电镀基地等产业配套设施为纺织产业提供了布匹漂染、洗水工艺等中枢环节和服装饰品辅助配套环节,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印染纺织产业(来源:清新发布)
旧貌展新颜 焕发新生机
不止要产业强,还要环境美。自典型镇培育工作开展以来,太平镇紧扣“1+4+7+9+N”工作任务,投资4800万元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完成圩镇入口通道、美丽圩镇客厅、绿美生态小公园、干净整洁农贸市场、美丽慢行步道、美丽示范主街和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等“七个一”项目。同时,太平镇不断完善辖区路网、水网、电网、物流网络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医疗、教育、文化、商贸、养老等惠民性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了美食商业街、220KV滨河变电站、大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防救援站等一批项目,整个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太平镇美食商业街(来源:太平镇政府)
太平镇美丽慢行步道(来源:太平镇政府)
接下来,太平镇将继续加速产业集聚升级,同时,扎实推进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及美丽圩镇攻坚行动,加快补齐教育、文化、商贸、休闲等公共服务配套短板,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太平镇美丽示范主街(来源:太平镇政府)
供稿单位:太平镇人民政府
统筹、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