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
古称泷州、泷水
位于广东西部,西江之南
是广东沟通祖国大西南各省的重要门户
“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
泷水县升为罗定州
“罗定”二字首载史册
如今,罗定是云浮市代管县级市
下设4个街道,17个镇
全市总面积2334.7平方千米
悠久的历史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穿越千百年的地名诉说着罗定的故事,但其实它比大家想象的更有历史。
近年来,南江(今罗定江)流域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了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罗定作为南江流域的核心区域,也有着许多重要考古发现。1984年罗定文物普查队在苹塘下山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智人桡骨,表明距今数万年前,就有南粤先民在罗定栖居。
距今四五千年前,罗定的泷江河、罗镜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类生活痕迹。背夫山战国墓、南门垌战国墓出土的文物证明,2400多年前,罗定就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
在罗定市鹤咀山南朝墓出土的金手镯
在罗定市罗镜镇鹤咀山南朝古墓,出土了带有西亚和中亚风格纹饰的瓷器和金手镯。
位于罗定市苹塘镇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龛岩摩崖石刻,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它证明在1300多年前,中原文化已传播至此。
龙龛岩摩崖石刻
文化的汇聚,也让罗定留下了诸多文化印记。
罗定学宫、罗定文塔、菁莪书院、梁家庄园等众多的人文景观,体现了明清时期罗定地区本地文化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相交融的盛况。
罗定文塔
罗定菁莪书院
“泷水民歌”“东山祖庙庙会”“凤阳宗祠祭典”等极为丰富且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还保留着古百越文化的基因。
罗定民俗文化“禾谷醮”
罗定东山祖庙庙会(摄影:黄金波)
开放兼容的文化特色,也培养了罗定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这片土地孕育出不少风流人物,尤其盛产将军。据记载,罗定历代从军者众多,民国时期就出过16个将级军官。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抗日名将蔡廷锴,淞沪之战彪炳史册。
蔡廷锴将军故居
罗定南江文化主题公园内的石刻
封闭的山区变为“天府之国”
罗定地处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之间,古代主要依靠罗定江与外界相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交通成为罗定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三面环山的罗定,凭着一腔热血勇气,突破交通闭塞屏障,在九十年代初先后修建了县级机场、地方铁路、南江港口以及多条地方公路。在那个年代,一个山区小县城,竟建立起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实属罕见。
罗定机场
被大山包围的罗定,坐拥广东最大的红土盆地,种植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在清朝曾被誉为“岭南粮仓”。但西南部向东北倾斜的地形,使水源流失严重,不仅易干旱,一旦骤雨来袭,还常有洪涝冲毁农田。为改变旱涝灾害频繁的局面,1976年11月,长岗坡渡槽动工兴建,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靠人力和土办法,发扬人定胜天的精神,耗时四年多,在1981年1月终于建成了一条长达5200米、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天河”。
罗定市长岗坡渡槽
值得一提的是,四十多年过去了,长岗坡渡槽历经水流冲刷,至今没有过大修,如今依然滋润着万亩农田,保障着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2019年,长岗坡渡槽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大大小小的水利建设,罗定告别了旱涝无常的历史局面。灌溉水源均衡后的罗定盆地,成为了钟灵毓秀的农业宝地。自1990年起,罗定先后五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以“亚灿”“聚龙”等为代表的“罗定稻米”,已成为享誉南粤乃至全国的高端稻米品牌,成为罗定市的一张标志性的“名片”,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除了粮食,罗定的农副产品也极为丰富。罗定肉桂、泗纶蒸笼、罗定豆豉、皱纱鱼腐等地方特产享誉全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打造,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价值,为罗定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万亩南药基地、762公顷产业转移工业园等新型产业引领着罗定的发展,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正在崛起的工业新城的转变。罗定迈上新时代文明的征程。
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
泷水悠悠,塑造了罗定人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如今的罗定人,以创新回报着自然的馈赠,把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发展中,让罗定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容颜和生机。
出品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