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2月,省委决定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动员全省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实施。为展现“百千万工程”三年成效,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度挖掘全省地方志资源,在广东省情网和“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推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系列专题,推介典型镇、典型村特色地情,记录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广东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方志力量。
新桥村,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东北部,距清城区政府11千米,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2024年村人口4718人。东南与广东省职业教育基地和金鸡岩名胜古迹风景区一河相隔,西北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大帽山、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北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腾峡生态旅游风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新桥村是东城街道“果香渔韵 花漾东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核心区域,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
新桥村村貌(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新桥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推进产业升级、环境整治、社会治理创新与民生改善,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一份“村美、业兴、人和”的亮眼答卷。
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焕新颜。新桥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突破口,累计清理200亩地块、疏通20公里村道沟渠,完成农房风貌提升改造185栋,让村庄环境实现根本性改善,19个自然村全部建成“整洁村”以上美丽乡村。完成9.2千米主干道硬底化、文洞河中小河流治理提升、山泉水安全饮水以及村村通自来水等系列民生工程,利用闲置土地打造“四小园”生态景观。通过“爱心超市”、长者饭堂、智慧教育、智慧卫生室等建设和措施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大大提升乡村风貌和乡村文明。
新桥民宿村(大水坑村小组)入口(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新桥村确立“产业多元化、融合化”发展方向,逐步培育“葡萄、民宿、水产、茶叶、沉香”五大支柱产业,推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的跨越。
农业转型发展方面,岭南葡萄产业园与地缘葡萄产业园占地390亩,种植阳光玫瑰、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同步发展小龙虾养殖与丝苗米种植,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引入誉北江水产养殖基地,创新稻花鱼养殖及咸淡水养殖技术改良,稻虾产业规模达100亩,年产值达80万元,成为特色养殖新亮点。
新桥村地缘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采摘观光长廊(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新桥村与省旅控集团共建和秧合社项目,采取“乡村宿集+科技种养+田园观光+农科研学”的融合发展模式,集零售、咖啡、展陈、轻餐、茶室等多种业态于一体,同时配备乡村民宿与主题农场,兼顾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
项目首期工程投资1.2亿元,流转1.2万平方米村民房屋和1000亩农用地,截至2024年底直接提供45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1200人就业。村民通过房屋租赁、项目分红及参与民宿运营、农事服务等,人均月收入增长超30%,村集体年增收200多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与个人收入同步提升。“和秧合社”试运营以来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项目所在的新桥村江陂洞村小组也由原来的“空心村”成为清远乡村文旅新标杆。
新桥特色民宿(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新桥文旅项目之一——帐篷营地(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和秧合社”打卡标识(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多功能文化空间“和秧集”(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和秧合社”稻田网红打卡点一角(来源:清远市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从“薄弱村”到“示范村”,再到“全国文明村镇”,新桥村的蝶变,是践行“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以农文旅融合为笔,新桥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绘就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