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知道云浮市石材加工业享誉全国,素有“石都”之称,但不一定知道,石材荒料从哪里进入,其石材成品又是从哪里出发,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雄踞西江中游南岸的云浮新港,是云浮市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水路口岸,也是广东省内河第一大港。
借助珠江水系“黄金水道”西江的地理优势,云浮新港开辟了覆盖全国各大港口的运输网络,年吞吐量最高可达1000万吨。其80%的业务集中在石材行业,石材荒料从这里进入,石材成品又从这里出发,走向繁华闹市,走进千家万户。
云浮新港的所在辖区——云浮市云安区,也正是凭着这种强大的航运能力,还有云浮东站的高铁线路及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络,成为珠江三角洲与大西南之间重要的交通节点,可谓“东融西联、通江达海”。
云安的优势与魅力,绝不仅限于此。
云浮新港雄踞西江中游南岸
云安区西江堤岸
广东省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县
2006年,云安县已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县。时至今日,这个充满朝气的地方,已拥有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金字招牌。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云安呈现出快速而持续的发展态势。从2012到2021年,其生产总值(GDP)从56.18亿元跃升至130.25亿元,十年内实现年均增长7.8%。
在这背后,离不开其本身丰富的资源优势。
云安以丘陵、低山为主,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有色金属等34种矿产,优质石灰石储量20亿吨以上,能满足水泥生产所需原料。
世界硫铁矿储量和品位第一的云浮硫铁矿,为云安发展硫化工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充裕的条件。这里还是云浮石材加工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云浮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安林业用地70533.63公顷,森林覆盖率65.93%,林产资源同样丰富,适合发展林产化工产业。
现在,云安已形成水泥、石材、硫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是广东省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
仍在扩建的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
云安区还打造了广东省第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
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以新型环保建材、精细化工、水泥+港口物流为支柱产业,聚焦绿色建材、绿色日化两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生态产业链。通过推行“废气发电、废渣增值、废水循环”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这个以“一园六区”为格局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将扩建至30.46平方千米。
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循环经济模式,也推动了云安的乡村振兴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
为打造成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云安着力建设花卉苗木、肉牛、生猪3个10亿级产业,形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三园鼎立”新格局:
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批建设省级花卉苗木产业园;
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正迈向“广东省肉牛养殖第一县(区)”;
在引进京基智农年产60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后,云安生猪年产能达500万头以上,生猪省级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花卉苗木种植
云安还建设了一批脱贫致富的“网红村”:白石镇石底村入选全国示范村,东星村等11个村荣获省级专业村称号。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有新成效,云安蚕茧、白石西瓜、托洞腐竹、茶洞豆腐、茶洞擂茶粥……这里的特产和美食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扬。
2021年,云安区被评为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乡村振兴建设卓有成效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在云安,得到良好传承的还有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里是汉族、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聚居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文化面貌。
这里,有龙崖陈公祠、孔书家塾、耀德书院、廖氏大屋、马塘神庙等不可移动文物126处;陈璘传说、玲珑子母灯、马塘庙会、云安八音等省级非遗项目4个;云利醮会、高村山歌、擂茶粥、龙须席编织、石牛北帝庙炮会、云安传统榨油技术等市级非遗项目10个;迳心陈年桔柚茶、托洞腐竹、鱼花节、哭嫁歌、诞日炮会、观音诞等区级非遗项目16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
陈璘传说在三罗地区广泛流传
其中,“陈璘传说”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故事原型是明代将领陈璘,其兴邦安民、关注民生的故事在三罗地区(今云安、云城、罗定、郁南一带)广泛流传。
陈璘,字朝爵,号龙崖,原籍广东翁源县,后落籍东安县南乡。因立下平定三罗、抗倭援朝击败日军、平定播州叛乱三大功劳,故明神宗曾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陈璘传说”大多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依据,其产生与流变历经400多年,是当地民众口口相传、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位于云安区六都镇南乡大营村内的龙崖陈公祠及附近兵营城墙遗址,还有陈璘和明万历年间举人冯执中的魁岩摩崖石刻、陈璘原配夫人墓等古迹,都是了解“陈璘传说”的重要遗存。
马塘庙会以富林镇马塘村武帝庙为中心举行
马塘庙会,是云安另一项极其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当地传统民间信仰和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
富林镇马塘村武帝庙,建成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并连祀三年,其后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大祀,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马塘庙会活动自农历五月初十起,至五月十三日止,马塘及附近十三甲60村群众全部参与开坛、巡游、烧炮等活动,并一连几天演大戏。庙会期间,举办民间文化活动,如八音锣鼓表演、唱戏、舞狮等,热闹非常。
云浮境内最早的人民政府所在地
走到近代,革命先辈在云安留下一条有迹可循的红色足印。
云安区都杨镇被称为西江“小延安”,位于该镇六合村委榃寺村的荣昌堂,更是其核心所在。
“荣昌堂”建于晚清时期,是原中共云浮县特别支部书记余渭泉同志的故居。
自1938年10月余渭泉加入中国共产党,“荣昌堂”便成为西江地区和三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活动基地及交通联络站,为云浮县党组织培育和保护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同志,为夺取云浮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受“荣昌堂”革命热情感染,都杨镇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解放前全镇已发展党员48名,占当时全县党员总数的一半。
荣昌堂
在富林镇一座小山岗上,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云安区革命纪念公园,是为纪念打响“三罗解放武装斗争第一枪”而建造,有103名云安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公园广场的宽度、梯级尺码均按48∶1.7的比例设计,这是为了纪念那场战斗的日期。
1948年1月7日,由粤中军事负责人吴桐率领的粤中挺进云雾山部队——德怀队,与当地武工队民兵会合,成功突袭驻在富林圩关帝庙的国民党云浮县保警中队,打响了解放三罗第一枪,威震西江两岸。
富林战斗结束后,部队即以云浮人民自卫队名义发表《告云浮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广大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作公开的武装斗争。自此,三罗人民武装斗争由隐蔽转为公开。
云安区革命纪念公园
富林镇廖氏大屋,为粤中独立一团和粤中四支队成立旧址。
1949年1月21日,为建立和扩大粤中游击根据地,由粤中军分委主席冯燊和第一副主席吴有恒率粤中主力部队向三罗挺进,与唐章、李镇靖所率三罗部队的两支基干队、云浮部队在富林会师。
为适应进军的需要,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独一团和四支队在富林镇民主村委上坪岗村的廖氏大屋成立,共1500多人,标志着三罗地区人民武装正式编入人民解放军序列。
部队改编后,从富林出发,进行“三罗大进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云浮地区的统治。这一系列事件,成为云浮解放事业的重要篇章。
粤中独立一团和粤中四支队成立旧址
云浮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云安区富林镇界石村,建于1942年初,原为当地乡绅黄善初所建。
1949年3月,在中共三罗地工委、粤中四支队的领导下,建立了云罗阳郁边区办事处。
云浮县工委积极依靠群众,组织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惩顽打反、开仓济贫,为部队筹集给养,扩大民兵组织,发动群众参军,对边区政权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为扩大政治影响,争取早日解放,经粤中分委批准,1949年4月20日,云浮县人民政府在富林界石莲塘村黄善初大屋宣布成立,这也是云浮境内最早的人民政府。
云浮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这些红色遗址,叙说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云浮”地名的由来地
除了古代遗产和红色文化,毓秀诱人的山川风貌,四季青绿的花草树木,也是云安独有的旅游资源。
云浮大云雾山(古称“云浮山”),海拔1140米,峰顶终年云遮雾绕,景象万千,是“云浮”地名的由来地。山麓层峦叠嶂,林茂竹修。山间四时鸟语花香,景致极佳。
大云雾山
已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大云雾山,拥有多个著名景点。
广东第一石林——富林石林,占地40万平方米,有石林巷道、石林迷宫、石林浴池、石林酒店和石林栈道十八景,如象鼻山、一线天、亿年古河道等自然景观。
广东第一石林——富林石林
落差108米的高排瀑布群,是九级梯田式瀑布,最高一级为50米凌空飞瀑,壮丽非凡。
十兄弟麒麟洞,是由水冲刷、水雕刻而成的古洞穴,有三大洞天、四大奇观。镇洞之宝——麒麟洞天的“观音送子玉麒麟”景观独一无二。
麒麟洞漂流,由滑车登山、石林划艇、洞穴漂流、瀑布放舟漂流四部曲构成,漂流河道应用国家专利建设环回立体,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洞穴漂流。
高排瀑布群
凌霄岩,地处云安区富林镇与阳春市交界,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以自然山水溶洞为主要景观,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洞底的地下暗河,迂回曲折,连接了富林、阳春两地。暗河两岸峭壁峥嵘,钟乳低垂,有“仙人美女”“万里长城”“仙渠绵延”等110多个景观,惟妙惟肖。19条如楼宇般高大的钟乳石柱直撑岩顶,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更有千年冰川、倒吊雪莲等,恰似花果山水帘洞天,迷人至极。
西江明珠,美丽云安
出品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