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发现,已经看过4部名为《安娜》的电影。美国、波多黎各合拍的(2020)、法国的(2019)、英国的(2012)和俄罗斯的(1994);耳闻而目未睹的,还有意大利的(1951)、美国的(1987)。片名径直都是“ANNA”,所以像著名的《安娜·卡列尼娜》并不算在其中。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年初发布的《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我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姓名是“张伟”,有近30万人,然后是“王伟”“李娜”等。“安娜”则不局限于哪个国家,遍布全世界。
美波版为最新出品,讲的是发生在波多黎各的故事。主人公一个是中年二手车商人拉法,一个是11岁的安娜。两人原本是并不相识的邻居,安娜因为母亲刚刚被捕没人照料,淘气到拉法的商铺而与拉法产生了交集。于是,拉法一边要筹款1万美金以赎回被扣留的车辆,一边要努力为安娜寻找监护人,先是去找她说的那个子虚乌有的姨妈,然后去找拒不相认的生父。拉法有5天时间筹钱,古灵精怪的安娜想方设法帮他,扮乞丐、扮残疾儿童,但也给拉法惹了不少麻烦,还害得他蹲了几天监狱。然而,这场爱的旅行,使两人之间相互得到信任,心灵得到慰藉。“他是好人,我可以向你承诺。”拉法的店铺重开,安娜在自拍的视频广告中郑重介绍。
法版故事开始,是一个法国星探1990年来莫斯科选模特,在熙熙攘攘的小商品市场一下子就被一边看摊一边看书的安娜所吸引。其实那是克格勃下的套,目的就是让星探“发现”他们的特工安娜,星探从头到尾都是被他们引导到那个套娃摊上的。安娜来到巴黎,被训练成了超模,表面上每天被摆布着上妆照相,实际上不断领受克格勃在巴黎的各种杀戮任务。头一遭出手,是那个缠绵之余不再设防的富商,亲口道出自己真正搞的是倒卖军火的生意。于是,从洗手间出来的安娜,握着装有消音器的手枪,一语不发,一枪打穿他的头颅。在餐馆的6分钟时间里,她利用随手取到的盘子、刀叉,砍瓜切菜般解决了20余条大汉。“我的人生就这样吗,等着哪天子弹射中眉心?你给我说了一大通选择道路的屁话,还许诺我5年后获得自由,你觉得我不到5年就会死了,是吗?”当安娜意识到已经脱离组织不得,如此质问当初拉她入伙、后来成了情人的克格勃特工。失望之余,一次暗杀行动失手后,她被中情局轻易策反,成了双面间谍。“你会履行诺言吗,一年后给我自由?”对她的中情局情人,她又坚持这一问。人生自由,始终被安娜视为自己的最大追求。
英版的有关精神状态,讲的是一个离异男人被钝物击中头部死在自己的公寓,前来勘查的探员伯尼在楼下电梯里遇到老年妇女安娜,她欣喜地告诉他找到了自己拉下的雨伞。伯尼发现,她旋即又把伞拉在了电话亭。在中老年单身派对上,伯尼又遇到也是离异一族的她。两人一见钟情,但是安娜却浑然不记得见过伯尼。同样,开篇那个男人就是在暴打她时被她失手杀死的,她也完全没有记忆。安娜似乎并不孤独,女儿抱着外孙常来一起吃饭。而最后,伯尼推开安娜家里那扇总是挂着“宝宝睡觉,请安静”牌子的房门,发现那些婴儿车上结满了蜘蛛网,原来那些其乐融融出自安娜对意外离世外孙的想象。
俄版是纪录片,纪录导演女儿安娜从6岁到17岁的成长片段,反复回答几个主要问题: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最不喜欢什么、最想要什么。6岁的安娜最害怕女巫,最想要一条鳄鱼,最讨厌一道叫甜菜浓汤的汤。7岁时最喜欢大自然,最不喜欢坏人,最害怕打架,最想要变聪明。8岁拍摄那天是勃列日涅夫的葬礼,她说“苏维埃人民永远不要忘记他”,最害怕爆发战争,最喜欢爸爸待在家,当下最喜欢新年的到来。9岁拍摄那天又是安德洛波夫的葬礼。父女间有这样一番对话:“你对他有什么了解?”“他帮助人们,致力于捍卫和平。我只知道他好的一面。最喜欢我们都聚在一起,畅所欲言,没有什么隐私。最讨厌家里的争吵,以及整个世界的争吵。”“你此刻最想要什么?”“人们选一个好的领袖。”10岁时对最想要什么,安娜则“很难说,想要和平,大家都健健康康,大家都幸福”。对新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期望是“给世界带来和平,没有核战争,人们一直生活在一起,一直是快乐的”。12岁时“无法回答”最喜欢什么,观察到了国家正在进行改革。13岁时最害怕战争,“自今年起,我害怕亲人去世,因为我奶奶去世了,这是我所承受的第一次死亡”。17岁的安娜即将去瑞士读书,她害怕的则是失去自己的内心世界。影片记录的不仅是安娜的成长,还有折射出的她所成长的那个国度。
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安娜,就这样让我们一窥世界的某个角落,一窥某个国家社会的某些层面。在美波版中,我们不是就看到了波多黎各的留守儿童、民间借贷、教会政治献金等种种社会问题吗?
2020年4月9日
作者:潮白
来源:《潮白观影记(辑三):欲待曲终寻问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