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黎骏声:艺坛耕耘40余载,守住粤剧之“本”再创新| 广东文化名人风采

2021-12-21 13:10 来源:南方plus

  出身在粤剧世家,黎骏声从小听着粤曲声长大。七八岁学戏,15岁进入剧团正式成为一名演员。从艺40余年来,他塑造了许多迥异的舞台形象。不论是儒雅书生,或是一代帝王将相;不论是古装戏或现代戏,他总是能做到千人千面、不拘一格。舞台之外,举手投足间仍有台上翩翩君子之风度。

  黎骏声外形俊朗,嗓音亮丽。多年的舞台历练,更让他沉淀出醇厚又有韵味的唱腔。青少年时期超乎常人想象的刻苦训练,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戏曲功底,令他在文武小生行当如鱼得水,先后在《范蠡献西施》《睿王与庄妃》《花月影》《豪门千金》《三家巷》等三十多出大型粤剧中领衔主演,并凭《花月影》拿下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近年来他在艺术创作上仍不断追求突破,《珠水琴心》等新作足以证明他极高的舞台可塑性。他说:“创作优秀作品,是每一位演员的最终追求。我对粤剧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多打造几部‘留得住、传得开’的作品。”

1

  “创新一定是有利的,但要守住根本”

  不久前,黎骏声年度新作——新编古装粤剧《珠水琴心》再次在广州上演,吸引了众多戏迷。与以往才子佳人为题材的传统粤剧生旦戏不同,这部戏关注民间艺术家,表达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追求。

  他扮演的男主角李慕常满腹经纶却不愿为官,醉心于琴艺,反被知府迫害。“这部戏我最欣赏的地方是不流于俗套,传达了一个观念:艺术来自人民大众,也回归于人民大众,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

  这部戏由黎骏声父亲——茂名粤剧团已故著名编剧黎树权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原戏篇幅较长,有三个多小时;黎骏声与创作团队对剧本进行整理,压缩到两个多小时,情节更加紧凑,情绪感染力更强,抽丝剥茧般揭开李慕常曲折的身世,更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

黎骏声在《珠水琴心》中扮演李慕常。

黎骏声在《珠水琴心》中扮演李慕常。

  对戏曲进行改良,使之更符合当下,同时不丢弃戏曲内核,是戏曲艺术家应该把握的创作原则。

  黎骏声的摘“梅”之作《花月影》,早在2002年首演时就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剧中糅入了交响乐、流行乐、现代舞等现代艺术元素,被专家称为“粤剧转型期的代表作”。

  该剧甫一推出,在业内争议很大,一些传统观众开始不能接受。但黎骏声认为:“这部戏仍保留了粤剧最根本的东西,传统程式如唱腔、念白、台步和身段都还在,只是在表现形式上用了当代的新东西。”

  坚持演了一段时间后,观众慢慢接受了新的表现形式。令黎骏声自豪的是,《春江花月夜》《花落流红》等唱段流传至今,还进入了全民K歌等平台。“一个戏能不能留下来,就看它的唱段能不能流行。我们在唱腔设计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粤剧味,它是有观众基础的。”

  黎骏声认为,创新一定是有利的,“但是要守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戏曲的程式化,这样再怎么创新都不会离开戏曲本体。”

  艺无止境,不遗余力传承粤剧艺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黎骏声在台上挥洒自如、“一秒入戏”的功力,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年轻时什么角色都演——小生、武生、丑生,逗笑的、粗犷的都演过。”艺术渐渐成熟后,他开始演文戏居多。“青年时对人物内在情感的把握肯定不是很到位,到一定年纪有历练了,才能演出味道。”

  文戏讲究细腻,“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出场动作,也要斟酌。前辈说‘带戏出场’,只有自己进入角色中,真实地去感受他的痛苦或者快乐,你的声音和表演才能感染观众。”

  学戏过程中,一代名伶红线女对他的艺术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红线女在广州组建红豆粤剧团,培养青年人才。黎骏声当时已是粤西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被引荐给了红线女。

  彼时粤剧市场低迷,“其实已萌生退意,但能跟红老师学戏,还是毫不犹豫抓住机会。”

  他和几个学生来到广州,与红老师同吃同住,这让他真正见识到一位大师的风采。“白天排戏,晚上回去,老师想到有什么要教的,就会把我们叫过去,说哪里做得不够好,可以怎么改进,然后亲自做示范。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传授,让我们真真正正学到了心里。”

红线女与黎骏声。

红线女与黎骏声。

  这份严厉和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推着他不断往前走。“有时候觉得唱得已经不错了,但红老师说不行。她要求越来越高,渐渐地就发现,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一样,自己也来了兴趣。”

  如今,黎骏声也是这样要求年轻一代。“新媒体时代,年轻人有了更多玩法,我有徒弟玩抖音、全民K歌,这对推广粤剧当然是好事。但我也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作为一名戏曲演员,永远不能停止对舞台表演艺术的追求。”

  他对粤剧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政府重视传统文化,国民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我们到基层演出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未来,他希望创作更多留得住的艺术作品,打开更广阔的演出市场,同时为青年演员创造更多表演机会,不遗余力传承粤剧艺术。

  【记者】徐子茗

  【实习生】王翊萱 杨宁

  【海报设计】甘展平 张昶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