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宣部有关座谈会部署要求,7月14日下午,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珠影集团负责同志和省电影家协会、省内电影企业、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电影类)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电影强国注入了强大动能。广东全体电影工作者要深刻感悟关爱之深、看待之重、期望之高,感恩奋进,不负嘱托。
与会代表认为,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重”在践行,学习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崇高风尚“贵”在传承,广东的全体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扎根生活沃土,书写人民史诗;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坚持崇德尚艺,推动薪火相传。
电影艺术家张良发言,他表示心情激动,习近平总书记这么快就回信,自己感受到被重视,很兴奋,很难忘。这次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电影制片厂、电影艺术家的关注和慰问,相信全国的电影工作者都很兴奋,备受鼓舞。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认为,珠影集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要对党和人民热爱、对艺术理想坚守的殷殷嘱托,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声同气。珠影集团已与邓亮宏、杨哲霖等青年导演、编剧签约,与广东财经大学、深圳人才集团等9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协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下南洋》等5部具有岭南本土特色的电影项目;年底将推出反映“百千万工程”的纪实电影《粤有年味》。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田东江认为,扎根生活沃土,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一部作品的深度、厚度、高度如何,取决于对生活的观察、认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张良导演的作品之所以赢得观众的喜爱,与扎根生活沃土密不可分。
故事电影《南哥》导演郑华分享,作为在珠影、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成长起来的电影工作者,几十年来,他深受张良、胡炳榴、丁荫楠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熏陶与影响。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他们的言传身教都让郑华受益匪浅,也成为电影艺术创作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导演孙海鹏表示:“作为长期扎根广东的一个青年电影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就是我们创作的航标。广东,这片充满活力又底蕴深厚的土地,一直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从《雄狮少年》系列里我们努力展现醒狮的热血和普通人的奋斗,到今天正在全力创作的《琅琊榜》和《龙舟少年》,我们始终坚信一点——好东西,首先得真,它必须是扎根在土地里、生长在生活中的。”
动画电影《落凡尘》导演钟鼎表示,作为一名动画导演,总书记的回信是激励,更是鞭策。在今后的创作生涯中,他将以老艺术家们为榜样,坚守艺术理想,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艺术素养。在每一个项目中,深入生活去挖掘素材,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根基,将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融入到动画作品中。
会议鼓励电影工作者,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衡量一个地方的文艺水平最终要看作品,衡量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勉励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创作精品佳作,提醒大家必须重视作品这个安身立命之本。今年以来,广东发布影视和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建立文艺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影视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机制,为优质项目开发提供支持。同时,积极谋划文艺精品创作,按照红色革命文化、岭南文化“双创”、现实题材等类别储备项目,实施“五年百部文艺精品”创作计划。目前,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乌江引》《英歌》等重点影片创造加快推进,《套装》《大闹天宫》《龙舟少年》《琅琊榜》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广东办理备案手续。秉持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坚持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拓要深、艺术创作要精,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电影精品。充分发挥广东科创资源雄厚的优势,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升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金哲华 朱绮琳 实习记者 邓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