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4粤影之光——中国·广东电影产业推介会”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以华南地区教育抗战史为题材的纪录电影《同学们》亮相并引发关注。该片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华南学校为延续教育火种,于滚滚硝烟中历经艰辛辗转至粤北、在逆境中坚持办学的故事。
“大家注意片中主要受采访人物的面孔,他们很多是我国文学、艺术、物理、植物、天文、地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学们》总制片人、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兼电影台台长黄海波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家国陷于危难,他们从中国各地、世界各地辗转来到粤北西京古道旁的韶关坪石、大村等地复课,在遍地狼烟中坚持办学、求学,救亡图存,传播知识和文化。我们希望以此片引发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唤起对学者风范、民族大义的感知和共鸣。”
《同学们》对粤港澳三地教育影响力和根脉进行深刻探寻。当年烽火逆行的40多所学校,日后发展成为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院校,包括中山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大学、仲元中学、执信中学、澳门培道中学等,为保存粤港澳地区的教育文脉、繁衍发展教育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电影剧照
《同学们》以最新研究成果和珍贵历史材料为基础,坚持严谨的纪实态度,采用docudrama(搬演)方式,由专业演员再现当年感人故事。影片在韶关、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实地拍摄当年的办学旧址以及各学校现状,并对当年的亲历者或其家人进行实地采访,跟拍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据了解,《同学们》计划于2024年5—6月上映。为更好地传承这段历史,凤凰卫视电影台、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韶关学院、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档案馆、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精心筹划、联合摄制了这部纪录电影;影片由中山大学校友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市电影家协会支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金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