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9日,2025乡村电影创作培训班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本次培训班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农村电影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支持,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中国世界电影学会社会活动部承办。
乡村电影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历史时期,乡村电影创作被赋予了更为重大的使命。它能够跨越地域与阶层的界限,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热爱乡村,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次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繁荣乡村题材电影创作,加强乡村电影题材创作孵化、团结电影工作者、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政治理论学习、项目运作及制片、规划选题、编剧选题、导演技巧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解析乡村电影全产业链条的搭建。
2025乡村电影创作培训班开班仪式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范志忠从中国电影史谈起,分析中国电影创作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演变过程,重点剖析新主流电影的工业美学。他指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中国电影创作与理论唯有深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并始终契合现代文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以类型化叙事和工业化制作,方能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学派的现代性美学。
著名演员、制片人、监制郑昊从自身由演员转型为监制、制片人的经历出发,与学员们倾情分享了自己拍摄公路片、主旋律影片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电影项目运作中,制片和导演等不同工种的实用妙招,并在提问交流环节为学员们解惑答疑。郑昊认为,操盘一个电影项目,应把剧本放在首位,剧本好坏决定了影片质量,同时导演要有制片意识,要学会组建自己熟悉的团队。
培训班合影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室主任钟倩以“乡村电影选题创新与避坑指南”为题做了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国家“三农”工作战略以及土地政策,分享了生态环保类、农文旅、农业科技、新乡村创业故事、新时代乡村爱情等多个维度的创作方向,帮助学员们拓宽视野。钟倩还介绍了“视听赋能 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征集活动,鼓励创作者以微短剧形式讲好乡村变革故事。
西安电影制片厂副总经理、著名编剧袁媛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指出文本创作应基于真实素材,只有在乡村真正生活过,对写作主题有深入理解,才能创造出有说服力和深度的作品。她建议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运用高级的写作手法如黑色幽默等来展现故事,还可以尝试加入超现实元素,为影片带来新意。
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农村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杨亚洲从自身丰富的创作生涯出发,分享从演员到导演的挑战,从电视剧到电影的不同创作经验。他认为,要关注时代变迁,关注时代洪流下的普通人悲欢,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创作回归本真,用时间沉淀出好作品。只有看到时代的变迁和普通人的存在,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图片来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