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挑选了七名毫无表演经验的女学生,出演由她亲自改编、导演的第一部实验粤剧《西关女人》。这部容纳了改革开放、出国留学、下海经商、来广务工、自梳女等时代元素的现代戏,创作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作品问世后又带来哪些影响?
由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的纪录片《西关女人:戏里戏外》,将带观众回望作品诞生的历程,这是实验粤剧《西关女人》背后的故事,也是一部湾区女性成长史。
“我又未做过,你点知我唔得”
红线女是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十三岁在香港首次登台演出,从艺七十多年间,不仅主演了上百部脍炙人口的粤剧和近百部电影,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女性艺术形象,更言传身教地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时钟拨回2001年,当红线女提出要改编话剧《西关女人》、创排同名实验粤剧时,周围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她只是说:“没有做过,怎么就知道不行?”
古典戏曲的艺术别具一格,排场、程式、唱腔都更适应传统戏,如何保留粤剧艺术韵味所长,创造一出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戏?红线女与老搭档、著名粤剧编剧秦中英开始编写剧本,音乐设计卜灿荣、导演梁松峰陆续加入。剧本既要把七个女性角色写出特质,通过人物反映社会环境;又要从粤剧的角度考虑改革和创新,放到现在来看,也依然是一次难度不小的艺术实践。
据红线女孙子马俊回忆,奶奶的床上总有一半的位置放着剧本相关的文件。红线女写下的那些修改批注,一字一句仍然留在文稿上,见证着《西关女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她试过了,她证明这能行。
“我唔向前行,就等于我退步咗”
2001年,受改革开放影响,广州的社会面貌发生剧变。在国内外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媒体的冲击下,粤剧从业人员逐渐感受到观众群体的转变和流失。
要守住传统,还是要有所突破?这是时代之问,红线女交出的答卷,是这部全女性主演的现实题材实验粤剧《西关女人》。
在戏里,自梳女深姐、归国华侨梦雪、小摊贩群兴、外出打工自力更生的甜姑、只想嫁人的彩芳、下岗职工秀兰与女儿美珍,七个出身于不同时代的新旧女性共聚同一屋檐下,她们渐渐学会自立自强,亦成为彼此人生的羁绊。
在戏外,过去以男性为中心的粤剧,“忠孝节义”是恒定不变的主题。但《西关女人》只有七个女性角色,没有了文武生的戏曲行当,红线女巧用正旦、花旦、彩旦,呈现出时代变迁中女性是如何寻求独立、自强不息。
在创作的过程中,红线女将自己化为七个角色,倾心投入其中塑造角色,将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提炼为情节。从年幼初登舞台,到抗日时期组织义演筹款;从放弃香港演艺界的显赫地位和优越的物质生活返回内地,到古稀之年大胆创新导演出一部《西关女人》。独立自强是戏的主题,又何尝不是她的一生。
戏里戏外,就如此形成了互文与映照。
“希望佢哋将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两步一千步”
实验粤剧《西关女人》在粤剧历史上有多个“首创”,其中影响最深远、延续至今的,要数首次选择七位毫无上台表演经验、如同“白纸”一般的戏校学生担纲主演。
在当时,有丰富艺术经验的女演员不在少数,红线女的大胆突破,着眼于粤剧艺术的传承,她要育新人。登台前的排练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红线女不仅逐个引导学生向演员转变、向角色转变;还以练促学,将“红腔”艺术传授给这几位粤剧新人。除此之外,学生们都配备了教戏老师,红线女带着演员在台上走戏,老师们在台下观摩聆听,再带学生各自巩固练习。
初登舞台就能遇上殿堂级大师的言传身教,注定影响终生。在实验粤剧《西关女人》首演二十年后,当年被红线女选中的女学生即将步入40岁,当年青涩的她们,如今有的成为了老师,在香港演艺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执教;有的依然是广东省粤剧院、珠海市粤剧团的演员,在粤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目前正在创作中的纪录电影《西关女人》,即是从这七位女演员自参演这部实验粤剧后展开的经历为主线,她们的人生故事、艺术之路,展现了粤剧在当下的传承境况,更呈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同宗同源的主题。
二十多年过去了,红线女往粤剧长河中投下这块名为《西关女人》的“小石头”,至今还回荡着涟漪。
12月8日是红线女仙逝周年纪念日,12月25日是红线女诞辰纪念日。为缅怀红线女老师为粤剧艺术传承发展作出的贡献,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将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播出纪录片《西关女人:戏里戏外》。广州综合频道于12月8日星期日19:30首播,广州新闻频道于12月25日21:30重播。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金哲华
实习记者 檀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