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以来,汕头以“创建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为总抓手,开展提升城市环境、交通道路等“九大提升行动”,拆违建、查交通、建公园、修道路,注重改善营商环境,发扬潮汕“红头船”精神,经济特区的精神面貌实现回归,全面振兴发展的步伐加快。
如今,汕头的儿童公园、新建的西堤公园、升级改造了的时代广场、修旧如旧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和西堤路骑楼等,都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城市环境提升,是汕头创文“九大提升行动”的重点之一。去年以来,汕头坚持问题导向,重拳整治城市卫生、交通道路等乱象。
在汕头,龙眼路夜市、瑞平市场和环碧北街违章商铺一条街等,是占路为市达30多年的“硬骨头”。为此,汕头开展“拆除违建,还路于民”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拆除一批违章建筑。截至7月15日,汕头全市共组织人力约554.5万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约49.8万处、违规搭建高脚屋约1423处,清理乱摆乱卖行为约92.5万宗。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汕头专项整治城乡黑臭水体,清理整顿乱堆乱、乱张贴等市容违章行为,治理“牛皮癣”、墙贴小广告等城市顽疾。另外,拓通改造一批存在多年、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推进城市道路修复改造、水浸街改造、破损路面和人行步道等工程,城市出行环境得到优化。“拆掉的是违建,筑起的是民心”。汕头坚持边拆边建,截至目前,共新建改建市场141个、公园(广场)382个,拓通改造道路715公里,新铺设步道336公里。接下来,汕头还将升级改造主城区577条破损路,启动建设牛田洋快速通道。
此外,从今年4月份起,汕头将连续三年每年选择100个美丽文明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到2019年将完成全市1086个村(社区)环境整治任务。
作为有150多年历史的通商口岸和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汕头在推进“创文强管”时,注重转变作风,营造“崇德尚法、为民担当、创新实干”的营商环境,引凤来巢。
为实现特区效率的回归,汕头实施集中攻关、集中审批、集中突破“三集中”,深入推进“放管服”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实现审批办事时限提速50%以上。例如,明园汕头国际科创金融城项目从洽谈到落地用了不到4个月,华润集团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仅用了3个小时就拿到了执照。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招商局、华润、中交等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投资汕头,一批过百亿、超千亿元的产业项目先后落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汕头全市GDP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2%。
汕头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文强管”的全过程,激发市民发扬“诚实笃信、爱国爱家”的“红头船”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据统计,汕头全市目前共有注册志愿者45万名。
与此同时,汕头加强督导、建章立制,探索管理新模式。组织全市85个市直和驻汕单位挂钩帮扶39个街道(镇),市领导每周两次带队督查,定期对排名靠后、整治不力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追责问责。
汕头还运用特区立法权,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以制度刚性约束市民行为,形成“崇德尚法”的社会氛围。
南方日报记者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