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岁的它,凭何跻身“中国文化第一展”?

2024-05-22 11:11 来源:南方+

  文博会,自2004年在深圳启航,已历经二十个春秋。

  二十年间,它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脚步,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历程的缩影。

  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响起的城市出发,文博会是“前沿地”,是“一扇窗”,是“风向标”。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二十年间,文博会从一个地方性的展会,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成为中国首个获得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成为“第一展”的背后,它靠的是什么?

  01

  注入特区创新基因

  如同种子落入土壤,文博会从诞生之初,就注入了深圳这片改革热土的创新基因。

  文博会展会规模从2004年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充到了2024年的16万平方米。如今,“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已根植深圳,与这座城市齐头并进。

  舞台更大,辐射更广,朋友更多。截至去年,文博会已连续十四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每年吸引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深圳成长出了文博会,文博会也反哺了深圳文化产业。

  在深圳的文脉里,文博会作为其中的关键一脉,涌动着以文兴城的力量。

  2009年,远在北京的顶尖设计公司洛可可设计,慕名参与第五届文博会。由此开启了他们来深圳开分公司的决心。在次年的第六届文博会上,洛可可正式开启了扎根深圳发展的历程。

  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圳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在文博会的舞台上,深圳优秀企业“秀肌肉”亮出拳头产品。

  “文化+科技”,产生了《熊出没》系列动画和电影的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文化+旅游”,产生了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文化+金融”,产生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四面八方的文化遗产、文艺作品、文化观念、文化科技和文化人才不断流入深圳,会展效应凸显。

  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例,这个全球重要的油画集散地,不会忘记文博会带来的惊喜。

  “文博会后,订单像雪片一样从国外源源不断地飞向大芬。”时任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周峰回忆。

  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不到3%。从举办首届文博会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自2011年以来,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远高于同期GDP增速。而2023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750亿元,较上年增长5.7%,稳居全国前列。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以文兴城的深圳,在一张白纸上描画出了繁花满城的文化图景。

  02

  见证文产“粤军”一路生花

  20年来,文博会扎根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开出一路繁花。

  广东文化产业多项指标长期稳坐全国头把交椅:文化产业规模总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成为全省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粤军”火速崛起。

  从2014年第十届文博会起,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组团参展。文博会通过信息发布、展区布局调整,引导着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2019年第十五届文博会,首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文博会成为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文博会成为企业“敢饮头啖汤”的舞台。第十一届文博会首设“创客空间”,第十二届文博会设立“文化创客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博会成为聚集个人创客、创客团队、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器的平台。

  广东的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文化新业态持续领军全国,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迅猛发展,沉浸式交互式业态崭露头角。广州、深圳打造了若干个千亿级文化新业态集群。

  ——科技助力岭南文化“双创”出新出彩。

  步入刚刚落成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裸眼3D技术、数字技术带观众沉浸式穿越岭南文化千年时空。从广州国家版本馆到广州美术馆新馆,湾区文化新地标拔地而起,文化瑰宝遇上AI、VR、AR等数字技术,演绎出岭南文化动人的时代新姿。

  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以华为鸿蒙文娱系统为代表的5G和人工智能应用,以腾讯为代表的数字引擎和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以励丰文化为代表的3D可视化交互技术等数字文化专区,无一不彰显广东科技力量助推岭南文化“双创”的无限可能。

  ——为广东文化产业“出海”搭桥。

  借助文博会这一国际窗口,广东文化科技企业搭上“出海”快车道。广东已形成较完备的文化产品出口体系,出口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酷狗音乐面向印尼、越南等开启数字版权出海业务;三七互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发行游戏超过180款;咏声动漫打造轻教育系列IP《百变校巴》,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播出,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选的“2021年优秀海外传播作品”……

  03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自信

  二十年风雨兼程,文博会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纪录:

  累计总成交额超2.8万亿元,累计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42323个,累计参观人数6500万人,累计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200万种,累计交易展示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辐射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文博会二十年,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河南郑州歌舞剧院的精品舞剧《风中少林》,受到海外采购商的青睐,之后风靡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

  2011年,第七届文博会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蕴含东方智慧的非遗项目,由此打开走向国际市场的崭新天地。

  二十年间,文博会注重带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中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走廊”。

  第三届文博会,名不见经传的贵州省遵义杂技团,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客商签下了600余万元订单;第五届文博会上,遵义市代表团与国内外投资者签约项目6个,招商引资近6亿元。

  文博会二十年,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2015年,第十一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十余年间,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十九届的108个;而今年第二十届文博会,国际展区面积更将从3000平方米扩大至2万平方米。

  多年来,文博会在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在欧洲、南美地区建立文博会咨询台;在埃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文博会海外分会场;合作代理机构遍布65个国家和地区。

  文博会二十岁,从地方性展会到国家级展会,再到成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化盛会;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到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它正昂首阔步,前路可期。

  【采写】南方+记者 曾子航 杨溢子 李培 郭悦

  【图片】南方+记者 朱洪波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