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古典哲学对精神创造的深切寄望,亦是对艺术家的永恒召唤。本次展览以这一理念为内核,旨在通过“写生”这一贯穿古今的实践,探讨画家如何从“师法自然”的技法层次,迈向“为天地立心”的精神建构。写生,不仅是笔墨与万物的对视,更是艺术家以生命经验解读自然、以当代视角重构自然的过程,是以心接物、为时代立言的自觉担当。

高剑父先生作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奠基者,其写生实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作品集收录其写生手稿与创作作品,集中呈现他融汇中西的艺术理念与笔墨革新。他的写生,不仅是造型的锤炼,更是对自然内在结构的理性观察与生命气息的捕捉,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摹古窠臼,为20世纪中国画注入了现实的张力与时代的呼吸。

在高剑父等先贤开拓的道路上,岭南当代画家持续探索。本集所收录的艺术家,在当代岭南画坛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以写生为路径、以自然为现场,展开多元的艺术表达:或延续笔墨的意趣,或拓展材料的边界,或重构视觉的经验。他们笔下的自然,并非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融入了个体情感、文化思考与时代关切的“心象”凝结。通过各自的写生实践,他们回应着“如何为当代立心”这一命题,展现出同一片天地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中被赋予的丰富精神维度。

这不仅是对高剑父先生艺术精神的致敬,更是对“写生”这一传统在当代生命力的集中呈现。它启示我们,真正的写生,从来不只是对物象的摹写,而是对世界的理解与精神的塑造。愿观者能从中感受到岭南艺术绵延不绝的生机,以及一代代画家以笔为舟、以心为灯,不断为天地立心的永恒追寻。

(排名不分先后)
高剑父(1879~1951)

广东番禺人,近代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画家、书法家、诗人及企业家。早年师从居廉,后赴澳门求学并多次游学日本。1908年奉孙中山与廖仲恺之命返回中国,主持广东同盟会,并在广州起义中担任联军总司令。

方土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张彦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及设计系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永成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西关书画院院长、春睡画院院长。

莫肇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

潘小明

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专职画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林江山

广东岭南美术院副院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州市古玩行业协会副会长。

刘文东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林汉钦

高剑父纪念馆副馆长、中国(香港)文化艺术书画研究院院长、香港美术协会会员。

何永祥

师从国画大师潘德修和赵少昂为岭南画派第三代门人,现为香港岭南大学水墨画学分导师。

黄少石

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澳洲炎黄画院副院长、广州市中国画学会会员。

刘宏业

香港南天画会主席、世界文化艺术联合总会(新加坡)名誉理事、广东省民革孙中山书画院特邀理事。

联合策展:南方新闻网 高剑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