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名家专访 | 冯骥才:真正地热爱是不会被其他东西所左右

2021-10-25 16:01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近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凭借2020年出版的 《艺术家们》荣获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该活动是由南方都市报发起主办,佛山市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据了解 “南方文学盛典”前身为创办于2003年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至今已经举办十九届。

冯骥才在南方文学盛典上发表感言

  长篇小说《艺术家们》描述的故事是在那个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青年艺术家楚云天、罗潜、洛夫等人的创作生活开始起步。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为之一变,艺术家们也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和艺术取向。有的坚守中国艺术的本性,不随波逐流,有的则出国见了世面,改变了自己最初的风格,也有的逐渐沉沦……

冯骥才在读者见面会上与观众分享经历

  冯骥才在小说前言中谈及自己笔下的艺术家们时写道:“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小说的理想主义色彩,令人动容。

  南方新闻网文化频道记者联系到冯骥才老师进行了专访。

  【专访对话】

  南方网记者:冯老师,您写作《艺术家们》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冯骥才:实际上最初的初衷,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应该都有三十多年了,我想写一部关于艺术家的小说,从艺术家的立场,主观的角度,还有从艺术家对世界独特的认知和感觉的那个特质来写这部小说,就像罗布·罗兰在写《约翰•格里斯朵夫》,它是从音乐的角度,从一个音乐家对世界的感知来写,他的感知很多是听解的,另外音乐家他们的心理反应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就受到很多启发。

  我想写一个纯画家的主观世界,通过主观感受客观,这里也包括了画家他的选择。如果我在80年代写这个的话,不会写的太好,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样子。从80年代到现在,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市场经济在80年代不是很发达,但当真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时代、消费的时代、物质主义时代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人们就可能把物质看的重要,就可能有庸俗社会观的产生,这都会影响画家他们的艺术观和对艺术的理念。因为选择不一样,他自己的命运当然发生变化,他的绘画世界也发生变化。这是我最关切的。艺术家他是精神的创造者,还是美的引领者,如果他们发生变化,那可是个大问题,就会影响这个民族的文明素质和它们的品格,这是我们看不见的,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几十年来,我周围的艺术家们经过这样的时代变化,我感受过太多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命运变化。也有很多艺术家,像我小说里写洛夫这样的人物,最后受不了经济的压力,自杀了。我知道八九十年代的广州都有这样的艺术家,就是实在受不了,压力太大了。那个时候一群画家在一起,如果你的画价卖不上去,没人买你的画,你在画家之间连面子都没有了。那么画家比的是什么呢?比的就是画价,谁比他的画价高。那么绘画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都顺从画价,我们绘画的趣味也要发生变化。

  所以我关切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数不多但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它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但是它影响了社会,这是我想写的。

  南方网记者 :您是如何看待文艺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冯骥才:实际上好的作品,它的社会认知价值,社会的批判价值,这种价值越深刻,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越高,如果它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也达不到那样的深度。

  南方网记者:您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看待网络出版和纸质出版?

  冯骥才:我觉得现在纸质出版不少。现在的读书节或者书籍的博览会,量也非常大,网络文学目前也很发达,但是网络文学我看的不多,因为我是搞纯文学的。第一个来讲,纯文学它还是追求整个文学的思想性还有艺术性,这个艺术性、思想性要放在文学史里面进行比较。我觉得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其实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文字。作家对文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字要体现个性。网络文学可能不是把文字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

  南方网记者:针对现在很多人玩手机时间被碎片化,无法深度阅读的现象,您怎么看?

  冯骥才:实际上我现在很多时间也被碎片化,也不时掏出手机来看看大家都关注的新闻。另外现在的媒体太发达,很多重要的新闻过去是看不到的,现在通过网络平台大家马上都能看到,所以这对我们了解这世界也很重要。

  但是它跟我们真正的文学阅读还是两码事儿,不是一码事儿,如果你真正喜欢文学,关注文学,享受文学,认识生活,提高自己修养境界的时候,我觉得碎片化时间自己会处理,不需要别人教给你就自己会处理。

  南方网记者:冯老师您最近在忙什么?

  冯骥才:我现在同时做着几件事,一个是我在大学里边还带着研究生,另外我还在做学科建设,现在主要是做(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这是一个很需要下功夫的一个事儿。文化遗产抢救我还在做,比如村落的保护,非遗的保护。另外,一些高端的研讨,一线问题的研讨,有时候也还要到田野去,虽然现在岁数大了,爬山爬不了,但是平的地方还能跑,还是尽可能争取一些时间和机会,多看东西,多了解一线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文化在发生变化,怎么对待,怎么认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思考,这些占了我很多时间,这样往往写作的时间就很短,我要抓住这个很短的时间,把它放在我最想写的东西上去,所以有些别的事情有时候顾及不到。

  南方网记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您觉得喜欢文学的人是该坚守初心?还是说要顺势而为?

  冯骥才:任何事情单凭爱好是不行的,还得要树立自己的追求。我觉得如果真正有追求,真正地爱一件东西,是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左右。这还是因人而异,它没有一个特别普遍的标准。如果你特别挚爱一个东西,比如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作家里第一个拿稿费的。在我写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稿费,我把55万字交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时候,那时候是没有稿费的,而且出版社需要帮助我把稿子改好,一封借调信把我从原单位借调到人民出版社,我住在那里,跟编辑研究稿子、修改稿子,一直改完稿子,55万字出版的时候是1978年12月。有一天忽然通知我拿稿费,我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因为当时我没听说谁拿稿费的。

  中国文学里边儿最早拿稿费的是两个人,活着的是我,那时候我37岁,故去的是诗人郭小川,他的女儿去出版社给拿的稿费。我第一份稿费是三千多块钱,当时这是个天文数字,我当时到(北京)东四的银行去拿稿费的时候,我记得柜台里边儿得有十多个年轻人,就是银行工作人员,胳膊上都带着套袖,一看见我全体都站起来,就跟看见财神爷一样。

  那个时期没有名声的想法,那时候也没有文坛,老作家都还没有没有恢复。那个时候既没有文坛,也没有名气可言,也没有稿费。为什么我能写50多万字,而且我还在一个工艺美术厂工作,白天要干活,晚上夜里写,我当时的手这个地方鼓了很大的疙瘩,就是因为热爱文学,因为有一种创作的欲望,所以我觉得文学上的艺术创作是精神性的东西,如果你非常挚爱文学,有强烈的创作欲望的时候,你不会被眼前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东西影响你的选择,你会一定就要那么干下去,这是很自然的事儿。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不会是有普遍的道理,说你必须要勤劳之类,不是这么一个事儿,这是谁也不可能阻止你的事儿。

  文字:周存

  拍摄:张瑞霖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