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天寒将欲雪,贮藏好御冬——陈湘波作《二十四节气系列·小雪》

2022-11-21 17:58 来源:南方网

  编者按:“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的智慧结晶,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壬寅虎年,南方网特邀著名画家陈湘波为二十四节气作画。小雪来临,奉上《二十四节气系列·小雪》以飨读者。

【是日诗】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节》

  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画说小雪】

陈湘波《二十四节气系列·小雪》纸本设色  30×60cm

  在《二十四节气系列·小雪》画面的处理上,陈湘波以轻纱薄雾般的水墨,泼洒出如梦如幻的朦胧感,几根枯藤穿插其中,使画面洋溢着、摇曳着一种岁月沧桑之感,既淡如清墨,又展现出初冬的平静。

  一只水墨的山雀轻轻地飞过,它好像也不忍心打破这份属于初冬的宁静。画家用略显古朴的篆书题写画题“小雪”,再用行书题跋,使画面的构成更富有变化,力图在整个画面中表现出高雅、禅悟、宁静、孤傲、生命的意境。不仅体现着陈湘波对节气变化带来的不同景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更像是唱响了大自然轻柔的奏鸣曲,也像是一场小雨成就一幅水墨写意画。

节气知识延伸

【小雪三候】

  中国古人将小雪分为三侯:

  一候虹藏不见,霜前冷,雪后寒,气温持续走低,五彩斑斓的虹霓悄悄隐去。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万物各归其位,大自然静谧而肃穆,白雪覆盖住往日生机,却掩盖不住,泥土下积蓄的力量。

  三候闭塞而成冬,秋收冬藏,当万物逐渐收敛,冬天就真的来了。

【小雪农事】

  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到节气末便冻结了一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小雪习俗】

  打糍粑

  糍粑是要靠打的,越打越香,在浙江地区每年农历十月,打糍粑成了大人小孩们不可或缺的一项习俗,软糯可口,回味香甜。

  酿米酒

  酿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后酿酒,都称为小雪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洌,这是因为小雪时,气温日趋降低,正是万物敛藏时候,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小雪是最好的酿酒季节。

  腌菜、腌腊肉

  俗语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腌制各种蔬菜,成为大江南北的一顿美味菜肴。吉林当地在进入冬季后,人们就行动起来,只要是蔬菜,可以说是统统可以腌制。

  此外,“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美味的腊肉也必不可少,在神秘湘西经过当地人们传统手法的制作,成为了一道超级暗黑料理。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小雪养生】

  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

  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乳类、鱼类,并适当饮用一些茶水、咖啡等饮料。据专家解释,在小雪时节一些黑色的食物其实是更好的选择。黑色的食品有很多种,包括黑木耳、黑芝麻,甚至泥鳅、黄鳝等等,它们都是能够迅速帮你恢复身体热量的食物。

  整理:朱绮琳

  设计:武君丽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由之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