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向阳而生焕新机,紫荆花开映香江

——2021年香港文学扫描

2022-07-05 16:07 来源:粤海风 凌逾 骆江瑜

摘要 ABSTRACT


香港文学在继续焕发生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成果颇丰,史料挖掘与史学建构不断丰赡,“文学+”、泛文学的跨界实践持续开展,各类学术会议与民间活动相继举行,“文学港军”队伍不断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与交流也更为紧密融洽。2021年香港文学呈现新的主体图景和美学样态,也召唤着未来新的空间和可能。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人类打了个措手不及,生产生活秩序也陷入非常态的停摆。一年过去了,我们在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疫苗研制、筛查诊治上有了更充足的经验,但依旧无法完全摆脱疫情的影响,新一轮疫情不时卷土重来,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在港岛的上空挥舞着。然而疫情的反复并没有浇灭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人类反借文学之火重新点亮生命之光。有关香港文学的图书出版、学术论文、线上会议、评奖评优、文学跨界、艺术活动都有新的发展和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也在持续开展、深度进行。

一、文心墨笔,再叙港岛

  香港文学经历了2020年的“困顿”,在2021年迎来了苏醒和复兴。作家和学者们已能更从容地和自身、和疫情、和世界相处,并沉淀出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多元观照港岛,不断标注香港文学的新高度,呈现繁荣之姿。

  小说是香港文学的重要文学类型之一。丰富绮丽的文学想象、不断更新的文体实践、多元融合的语言文字,赋予香港小说独特的气质。

  香港资深小说家西西,已年逾八旬,虽然右手不便,但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写作欲望,在查阅大量清初史料的基础上,历时5年,完成《钦天监》这一鸿篇巨制。《钦天监》立足于十七八世纪康熙朝的时代背景,暗合早期长篇小说《哨鹿》乾隆朝的故事,以宏阔的天文学、历史学、几何学、地理学、数学等知识,不断用文字叙述蠡测钦天监这一神秘机构的可能。西西以周若闳与妻子容儿的书信为载体,用平和冷静得近乎天真的笔调缓缓铺开了近50年的中西碰撞之时代风云。《哨鹿》与《钦天监》虽有40年之隔,但一以贯之的,是西西作为小说家的悲天悯人。西西2021年还出版了散文集《牛眼和我》,源于1967—1968年《快报》的每日连载专栏“牛眼和我”,内容涉及时事、文学、艺术、潮流、生活琐事及其看法感受,风格轻逸可亲,笔调轻快清新。该书不仅完善了西西的创作谱系,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西西早期的价值观、创作观、文学观。其实,西西早期还有近十种专栏文字尚未结集出版,亟待出版社挖掘宝藏。

  中生代作家董启章创作小说等已逾26年。《命子》获2021年第十三届香港书奖后于内地再版。全书三个章节分叙“反映现实自我”的儿子董新果、“折射本我”的笛卡尔女儿弗朗仙、“象征超我”的虚构儿子花,也暗含对先父的追思,渗透对父子、爷孙、现实与虚构、自我与他者、个人与世界的哲性思考。《命子》中的弗朗仙和花延续《爱妻》中的“叶灵凤机器”,董启章大胆进行科幻小说实验,扩容香港文学。《香港字:迟到一百五十年的情书》是董启章2021年的新作,分《活字降灵会》《浮生六记》《晨辉遗书》三部分来展现第一套以中文制作的铅字——“香港字”这一“字灵”150多年来的起伏,抒写了董启章爱人、爱字、爱香港的眷眷深情。此小说与获2021年“香港出版双年奖”社会科学组“最佳出版奖”的《字型城市——香港造字匠》有着巧妙的互文对照,用最本原的文字串联香港的前世今生。

  中生代作家潘国灵近年硕果累累。2021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离》、散文集《回头我就变成了一根浮木》、杂文集《事到如今》三部图书。《离》以人生诸“离”(如离别、离岛、离人、距离、离群索居等)为暗线,穿插作家的创作观和香港这些年来的变化,启人深思。当前内地只出版了潘国灵的《病忘书》和《失落园》,《回头我就变成了一根浮木》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收录的第一部香港作家作品,从八个小辑回望人生、省思成长,情感素朴真挚,是继《爱琉璃》《灵魂独舞》后,潘国灵在诗性散文实践上的又一次尝试。《事到如今》中的文章大多来自潘国灵的专栏写作,是立足疫情肆虐的当下,回顾“我城”过去20年的事件,建立历史意识的对话,为变动、转折而寻求创新的香港造像。潘国灵同时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担任驻校作家并开设十三节小说课,对小说艺术和技巧进行新的思考。

  新生代作家葛亮近年大作颇丰,精彩纷呈。2021年出版小说集《无岸之河》、中篇小说《书匠》《朱雀:十周年精装纪念版》和“匠人系列”小说集《瓦猫》四部图书,延续其《七声》《小山河》《北鸢》《谜鸦》的一贯新古典主义抒情美学,以节制的语言体系深入中国文化肌理。2021年葛亮还有长篇小说《燕食记》在《收获》杂志刊载,以茶楼兴衰折射香港时代风云流变;中篇小说《侧拱时期的莲花》在《花城》杂志刊载,文化随笔散叙家族史与中国艺术史的渊源。

  “90后”作家周婉京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202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新贵》,描绘从苏北邓楼村挤入北京红城山庄的新型贵族李白这一群体,他们试图改变宿命,却不免堕落沉沦。知名作家许知远为此书作序。

  《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2021年依旧左手编辑右手创作,发表了《吃时光》《回忆做一个练习生的时代》《小对话:女性》等小说与散文集,内核是扎实的现在时生活,从自身记忆深处发掘香港的中层和底层故事。

  青年作家余莉的短篇小说《流到香江》,叙写小人物秋芬、汤姆、华仔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起伏与纠葛。

  香港科幻文学在2021年也有新发展。李佳蓬曾在香港学习、工作过多年,出版长篇科幻小说《青年世代》,借刚大学毕业的丹尼在欧洲联邦议员权力中心的所见所闻来展现对人工智能、青年群体、泛娱乐化等问题的思考,颇具启示和张力。林百成则对内地、香港机器人题材科幻电影的叙事结构、特效风格、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

  诗歌创作同样异彩纷呈。2021年是《声韵诗刊》创刊十周年,作为见证新世纪香港诗坛蓬勃发展的重要诗刊,经历了从单纯的立足香港本土到翻译引介再到文、评结合最后到中英双语出版的变迁,从港岛出发一步步走向国际。《声韵诗刊十年选》以作品诗艺为选取基准,文类风格丰富多彩:即事诗、都市诗、抒情诗、图像诗、赋体叙事、怀人之作、自然写作、本土写作、粤语写作、越界对话、生活化书写、蒙太奇手法、超现实主义等,重现这十年间香港诗人对诗界的拓展和香港诗坛的洋洋大观。《声韵诗刊》还开设了“疫世读诗”专栏,对疫情进行文学性即时观照。曹疏影的诗歌集《她的小舌尖时时救我》,以新奇的想象、往复的对话和熨帖的文字为读者带来崭新的阅读体验。香港知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21年发表的《黄灿然的诗》,继续对哲学问题的终极拷问和人类存在的诗性思考。冰燕的《春天丛林的秘密眼睛(组诗)》,以轻灵熨帖的文字观照生活和心灵。《工人文学》编辑郑伟谦的《鹏》,想象雄奇,气势豪阔。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新诗及散文奖、中文文学创作奖新诗及散文奖的庄元生的《诗三首》(《番薯颂》《固穷与自由》《拾木棉花的老人》),朴素天然,细致动人,《母亲在公立医院》以温情笔触消解了死亡带来的可怖。《广州文艺》2021年第6、12期都开设了“新诗眼——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辑录优秀诗人诗作,努力将香港诗人放置在粤港澳大湾区诗人的整体性概念下,积极构建“岭南文化共同体”。

  散文创作也有新收成。蔡澜最新散文集《人间好玩》,贯彻“活出人间好玩样子”的生活美学,趣谈人间“好物”“好吃”“好玩”与“有情”,真切动人。朱红星个人作品集《隔岸的灯》,观察人间百态,省思香港社会,全书五辑以小说、随笔、评论、批评、诗歌等文体作为香港观察手册。香港文化评论人杨骐出版了《梦到内河》,收录近5年发表于《大公报》《文汇报》《明报》《舞蹈手札》《青年电影手册》的文化散论,既有香港本土的光怪陆离,也有游历欧亚地区的声色光影,从流行音乐到影视流光再到舞台艺术,从文学作品到人物品评,以温情的笔调全方位展现了香港文化的异彩纷呈。

  2021年香港儿童文学领域风头正盛的是高佩聪,其作品《等待》2013年获第一届“香港图画书创作奖”第一名,出版后获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是香港第一部获此奖项的作品,由此进入儿童文学创作成熟期。2021年9月,高佩聪凭《生日快乐》再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第七届);同年10月,《生日快乐》又获“2021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该作品采取上帝视角,以两户湾仔人家、三条线索交织来讲述有关爱、家庭与成长的故事,文字清丽,图画精美,富有童趣与天然。黄芓程的《绘本日常》精选24部作品并附上阅读体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与家长分享亲子共读的经验。张韵珊的《谁是魔法王》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为背景,讲述珊珊第一次到外婆家过暑假,外公教会她和外婆游泳的故事,原画入围第五十五届意大利波隆纳世界插画展,是香港儿童绘本的优秀之作。

二、激扬文字,阔论湾区

  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阐释文学、价值判断、确立经典、引导创作的责任。有关香港的文学批评和香港学者从事的文学批评从未止步,疫情带来的时空失序让更多学者在批评的园地寻求秩序、建造邦城。

  在最能凝结学者思想的学术专著方面,赵稀方、霍艳主编的《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依托2017年召开的“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从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这四个主题,条分缕析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汉语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关系。香港知名学者陈国球教授的评论集《抒情·人物·地方》,以“抒情”为经,以“人物”为纬,立足“地方”香港进行爬梳评说,是赓续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2021年还出版了《抒情传统论与中国文学史》,勾勒抒情传统研究的来龙去脉,探究地缘诗学与华文文学研究,并以此作为重新思考、批判中国文学史的方法,哈佛大学王德威为其作序。颜敏教授的《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文文学期刊的传播策略及跨语境传播进行比较研究。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由看理想上的“20世纪中国小说”音频节目脱胎而来,学术深度与学术趣味兼具,又有许子东个人魅力加持,一经发售,屡登各大文学图书热门榜单。该书始于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终于2006年刘慈欣的《三体》,以百年编年为体例,以文本细读为中心,以小说为方法,重绘20世纪中国文学地图。朱文斌、刘红英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13辑)》,收录了2019年5月在法兰克福召开的第一届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和2019年11月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中的精选论文,从思潮、时代、社团等角度探究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分析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学术专著之外,单篇论文也有凝练的学术闪光点。赵稀方教授的《香港:历史、文学与认同》,从殖民统治与教化、现代性的悖论、反共政治与文化、香港本土意识和回归前后的认同问题五个方面厘清香港的认同历史根源。王文艳教授从叶灵凤后期散文代表作《香港方物志》入手,探析其如何坚持“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在运用“西方话语”建构“中国立场”时不丧失自己的在地性、主体性和批判性立场。凌逾教授和张衡博士认为粤港澳的“沉船再生”叙事善于“以文化灾”、由祸转福,彰显别样的地域文化特色。马峰博士认为香港归侨作家董桥有深厚的印尼情怀,其南洋怀旧叙事杂糅“地理南洋”与“文化南洋”,分定格南洋、漫游南洋、离散南洋、超越南洋四种类型,构建自我身份认同。华南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徐诗颖以哲性眼光提出董启章没有选择香港作家惯常的“向后看”这一线性叙述模式,而是用球状史观回顾并反思历史,实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跨界打通,从而开辟出实然、或然和应然的多声部交错空间叙事。这样一条错综复杂的叙述脉络暗示着董启章对香港过去的历史和未来作重新想象和指认,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赓续历史、重返原乡,并完成对百年香港史的新构。香港浸会大学唐睿教授从1970-1980年代香港作家之内地游记探讨虚构与真实、文艺主张与文学实践的关系。非虚构写作中的写实,也不必然等于客观的叙述,作者在启程之初,就已经怀着各自的文艺观去“寻找”书写的对象,“观看”本身,就已充满主观性,而非客观。李筱涵博士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分析《博物志》,探讨董启章如何借自然史书写对香港的环境观察与未来想象。

  文学期刊积极打造批评的园地,在批评家、作者、读者、编者的多元对话中,较完整地呈现香港文学批评空间。

  《香港文学》作为香港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大的纯文学杂志,2021年依旧保持一贯的选文标准和办刊质量,坚持“推动香港文学和沟通世界海外华文文学”宗旨,为香港文坛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每期开头的“编者语”虽然篇幅短小,但却从某种角度为读者了解作品提供了诸多启发,起到推介或导读的功能。《香港文学》除了以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体例编排外,还开设“香港作家散文专辑”“九零后作家小说专辑”“香港短小说专辑”“陶然先生纪念与研究特辑”等专栏,对“香港性”进行提纯、扩容和延伸。2021年第8期的评论栏目首次采用专论和笔谈相结合的方式研讨小说,在期刊编排和内容形式上作了新的探索。王艳芳的《在地感、年轻化与当下性——2021年〈香港文学〉综述》进行了年终总结。《香港文学》立足“香港性”,也兼顾“次岭南文化圈”,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空间,在第三、七、八期推出“‘第四届纪念李鹏翥文学奖’小说组获奖作品特辑”“岭南风小说专辑”“首届大湾区文学奖小说特辑”,扩大香港文学的传播与交流。

  《华文文学》开设“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特辑,刊载了张福贵、陈思和、蒋述卓、朱双一、赵小琪、程桂婷和张菁的专题论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于2020年年末创刊,历经一年多的发展渐趋成熟,设立“粤港澳文学瞻巡”“粤港澳经典重读”等专栏,很有学科影响力和学术号召力。《粤海风》每期都设有“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小辑,动态观察、追踪大湾区文学。《广州文艺》2021年屡设《新诗眼——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专辑》,关注诗人与诗作的动向。

三、跨界合作,多元碰撞

  跨界是时代大势所趋,促使我们重新省思文学的范式和本质。香港拥有多元文化,受海洋文化浸润、消费文化渗透、中西文化荡涤,有混杂、多元、丰赡的异质性。多元碰撞已成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香港文学与戏剧、戏曲、电影、地理、建筑、科技、非遗、网络、音乐、舞蹈、美术、展演等门类跨界合作,多元碰撞,借传统跟现代融合、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大众文化跟精英文化的融合,呈现与内地文学迥异的文学样态,实现从“破圈”到“跨圈”再到“融圈”的跨界传播和再生产,彰显着香港文学自身的深沉魅力与开拓精神。

  创意写作是高校中文系在当下的跨学科、跨媒介尝试,也是纯文学向大文学的跨界探险。香港创意写作的发展早于内地,部分高校的发展已经迈入成熟阶段,中西交融,并与文化产业结合,培养实践型、复合型人才。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意写作强调学生跨媒介叙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摄影、电脑艺术、游戏、动画、电影等方面的技能。香港浸会大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将创意理论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香港公开大学创意媒体写作结合电脑图学、说故事以及跨媒体、多媒体和交叉媒体,课程设计包含小说与散文写作、电影剧本创作、电影理论、短片拍摄与制作等,是香港第一个以全中文教授创意写作硕士课程的高校,创意写作文学硕士班在2020/2021学年第一次招生,2021年举行第一届“华文创意写作与跨媒介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创意写作的发展对内地汉语创意写作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也有照鉴和启示作用。

  戏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科技感与文学性融合造就了香港戏剧多元的风格与样式。香港演艺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斯·梅特林克的象征派代表剧作《群盲》改编成粤语话剧,于2021年11月29日—12月4日上演。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香港话剧团,2021年也奉献了《暧昧》《美丽团员大结局》《父亲》《玩转婚前身后事》《西奥》《往大马士革之路》《霜遇》《余烬》《大状王》《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等精彩剧目,2021—2022剧季主题是“戏剧,回归生活”,表达了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大家早日回到剧场的寄望。

  文体跨界不仅是对文学题材的转换迁移,也是作家思维的创造性再发展。除文体跨界外,各种艺术形式的嫁接和交流也引发各种形式的变革和创新。2021年10月19日,“水墨双城——第十一届深港都市水墨画作品交流展”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不少画作融合了文学性和视觉性,互相激活,呈现出“1+1>2”的审美效果。

  首档粤港澳大湾区文创综艺节目《国潮粤品》,于2020年12月27日和2021年1月3日、10日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开播,将“产业+文创+电商”破壁结合,将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互联网思维相融合,组建“明星+网红+工美大师+文创设计团队”的创意组合,结合宣传预售、直播带货等新型网络经营模式,最终形成工美设计、产品孵化、销售变现的新型产业链条。

  电影艺术方面,香港华语影坛一改2020年颓势,迎来了疫情以来的一次升温与爆发,大量影片扎堆上映,叫好又叫座。香港电影有着深厚的商业电影传统和文艺电影基础,逐步呈现二合一态势,出现商业电影文艺化、文艺电影商业化的市场模式,丰富了港片的类型与风格,促进中国电影整体美学发展。音乐传记片《梅艳芳》、警匪港片复兴之作《怒火·重案》、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之作《第一炉香》等都是香江影坛在2021年的新发展。2021年5月20日,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累计票房近2200万,夺得中国影史戏曲电影票房冠军。《白蛇传·情》也受到香港戏迷的热情追捧,收获了不少关注度。我们既能从中看到它对“十七年”传统戏曲电影的借鉴和突破,也能看到新世纪电影技法、电影呈现和电影剪辑的高水平把控和巧妙运用,同时成功将粤剧推向大众,在新时代焕发魅力与生机。

  2021“香港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办的大型文化交流盛事,旨在以艺术节的形式推动香港与内地城市的文化交流。4月17日—5月30日,“香港周2021@广州”系列艺术表演放映及文化展览共15场,以线上演出(腾讯艺术平台)+线下展览(广州)的方式举行,活动涵盖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多重互动,跨界融通。从跨场景到跨媒介,从跨艺术到跨次元,“香港周2021@广州”穿“粤”舞台,玩转跨界,打造出“1+1>2”的艺术效果,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为大湾区“文学+”“艺术+”跨界实践提供了新动能,也提升了大湾区文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聚焦史料,审视“我城”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学转向”是近年的学术热门话题和新的学术生长点。不同于以往以批评为主的学术研究,史料学将史料作为一种方法,注重对历史现场的还原和史料边界的拓展,有助于夯实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基础,拓宽相关研究的学术版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赵稀方教授近年来在文艺报刊研究上很有建树,注重历史研究和本土意识。文艺报刊研究一方面是历史材料的还原与历史现场的重返,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历史的建构与文学生态的重塑过程。香港文艺报刊研究在重现香港文学历史、形塑香港文艺风貌上有着重要的史料意义和参考价值。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以重返历史现场为旨归,注重史料和史论、地方性和中国性的结合,史料的丰富性和新颖性堪称一绝,是“香港文艺期刊史料长编”的重要成果。赵稀方教授的史论研究既沿袭传统史学家的正统,又有着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其《重写翻译史》又从翻译的接受影响研究以及对港台翻译研究上为香港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史学实践。

  古远清教授虽逾八十高龄,但学术生命力依旧旺盛。其作品《“世界华文文学”的分布及其走向(上、下)》,立足华文文学学科视野,以史学眼光对香港文学等世界华文文学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2020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是古远清教授和胡德才教授主编的第八部“华文文学研究年鉴”,通过“年表”“争鸣”“综述”“资料”“对话”“现场”“悼念”“书评”“目录”“机构”“小史”“会议”12个栏目,反映“世界华文文学”这门学科2020年的基本状况和重要成果,是研究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华文文学的重要工具性图书。《世界华文文学概论》是“世界华文文学”新学科的开山之作,更是古远清教授多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也为开展新时代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一直为香港文学立论做传,从2013年起每年坚持为香港文学做年度盘点,动态追踪香港文坛的发展。凌逾和陆婵映的《一个截面:香港文学创作的丰沛与精彩》以2019年出版的香港文学作品专著和论文为基础勾勒香港文学的年度画像,《2019年香港文学研究综述》全面扫描香港文学的年度发展状况。凌逾和张紫嫣、谢慧玲的《2020香港文学研究综述》聚焦香港在疫情笼罩之下文学独特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凌逾的《香港文学五年纵览》则考察自2016年至2021五年间的香港文学,它既是一篇对香港这五年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总结性思考,也为未来的香港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个指向和标的。

  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约请专家学者重新书写40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散点辐射的方式探索文学史的边界,重写文学史,完成了《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香港文学在其间占据了不小的分量。《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钱林森的《中外文学交流史》、刘登翰的《香港文学史》有着学术精神和写作理念的借鉴与互动,构成了香港文学另类“交流史”。

  王家琪的《也斯的香港故事:文学史论述研究》,从后殖民、现代主义、都市文化、生活化新诗及抒情5个关键词切入研究也斯对香港文学的贡献,全面梳理分析其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专栏短评到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学术评论与研究,结合其文学创作,呈现也斯叙述的香港故事,重探香港文学史的关键面向。

  古大勇教授总结了港台暨海外学者文学史著作中的郭沫若、茅盾书写的特征,指出其“去中心化”、去意识形态、多元化解读的评价模式对文学史的撰写有镜鉴和参照意义。

  闫海田教授打开1949 年后中国文学格局“一体化”结构中的缝隙,把“十七年”文学主潮之外被隐蔽的香港文学的历史细节考虑进来,找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内地的文学关系,为香港文学“入史”提供切口。

  汪文顶教授评论黄万华教授的《跨越1949:战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转型研究》,被认为是跨时代、跨区域的著作,有鲜明的文学史特点。

  台湾作家余光中46岁到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书,长达11年,遂形成以余光中为核心的沙田文学群落。吴敬玲延续博论《1974-1985年间香港沙田文学群落研究》,再次考察、还原沙田文友群落的日常,丰富了香港文学史。

  香港文学馆一直以来关注社区书写/街道书写,以文字封住记忆、对抗遗忘、守住街道、留存香港,设立“我街道·社区创作班”,将个体的精神抵御转为群体的行动抗争,呼吁更多的作家与民众加入,积极构建相对稳固的本土品质。“我街道,我知道,我书写,社区书写计划”获何鸿毅家族基金之“艺术·改写香港本地文化艺术资助计划”和2018年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推广奖,征得包括不少青年学生在内的广大市民投稿,得到民间和官方的广泛支持及认可。香港文学馆集合54位跨世代香港本地作家书写香港街道,于2020年出版《我香港,我街道》,以街道为题折叠过去与现在,深入香港的表象与内里,用记忆与文化维系过去、现在以及下一代香港人的精神。2021年香港文学馆趁热推出续作《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华人作家齐写香港》,引入外地视角,包括中间台湾作家以及现居外地的香港作家,以海外维度补全本土概念,在更多的参差对照中想象港人“离散的共同体”,同时切入庶民视角,书写平民生活,建构一个风貌繁复的香港。“我街道·社区创作班”以港九新界的具体实存街道为核心概念,让学员整理自身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为香港的消失考现学注入新生力量,形成良性循环,社区文学/街道文学得以持续转化和深化,可以期待“我香港,我街道”系列在不久的未来将再出续作。

  香港文学的史论研究和史料转向是当前的学术热门,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香港文学界借此去蔽祛魅,重新审视“我城”,但有与内地文学相比,重大影响力的史料理论探讨及史著撰写在数量上仍较少,这与香港文学史学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同时这项工作也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较长的学术周期,我们期待香港文学的史料学研究在将来能有更多新的突破。

 五、交心交融,共克疫情

  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不时侵扰人类,一次次打断正常生活节奏。但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媒体等机构依旧保有韧性和激情,2021年通过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直播同步进行的学术会议维持着文学与批评的联系,令香港文坛活力不减,生机焕发。在各类观点的碰撞与激荡中,香港文学面貌也逐渐清晰明朗。时至今日,香港文学在内地常被归置到岭南文学、华文文学、华语文学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学科视野中进行整体观照。

  2021年1月16—17日,“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在汕头大学召开,就“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生与建构”“海外华文文学的实践与意义”“侨乡文化与华侨文学的联系与发展”3个核心议题展开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既有对粤港澳本土文学的理论观照,也有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宏观探讨,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繁荣和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3月5—6日,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再论近代岭南文化与世界:物质文化、精神领域及情感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香港置于次岭南文化的文化地理空间讨论,包括对本土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的解读,进一步深化了香港文学的学术研究。

  2021年5月21—22日,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第一届“华文创意写作与跨媒介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分设“华文创意写作学科研究”“华文创意写作教学在大学、中学和小学”“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跨学科发展”“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创意写作与跨媒体创作”“创意写作与中国古典文化新诠释”6个话题展开讨论。《香港文学》第十期也特辟“创意写作专辑”,推出8组作家作品及其对应的导师推荐语,推动创意写作的发展,“在水中学习成为水”[1]

  2021年6月25—27日,“相遇与融合:首届华裔/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世纪海内外中文文学”重点学科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这是外文系华裔学科和中文系华文文学两个学科的跨界融合,为华文文学的研究带来了学术新貌和理论新变。

  2021年11月5—7日,“第二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工作坊——灾难文化与华语文学: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在杭州举行。工作坊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邀请了八十多位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思考疫情等重大灾难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的呈现方式以及人类对灾难的应对、理解与反思,在全球—亚洲的框架下为华文文学研究赋能。

  2021年12月7—8日,《华文文学》编辑部举办“新时代华文文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华文文学》2021年编委会”。会议就新时代新形势下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态势以及《华文文学》期刊编辑的坚守与开拓进行了热烈讨论。期刊与研究学者合力促进华文文学研究。

  除了各类学术会议外,各种评奖评优、资助计划、文学展览、节庆典礼和文娱活动也在持续开展,多元的阅读活动和创意展览让文学拥有更多的存在空间,从庙堂走向江湖,扎根大众,贴近民众,不断为香港文坛注入别样的生机。

  2021年伊始,香港艺术发展局的年度文学平台计划资助《字花》《香港中学生文艺月刊》《方圆》《声韵诗刊》《城市文艺》《工人文艺》等学术期刊,通过“青年共享空间计划”,“民、商、官”协作,共同助力为青年拓展文化艺术空间。

  2021年2月8日,由香港各大高校学生会联合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第47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征文比赛结果公布。同年12月底,第4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征文比赛获奖名单分组陆续公布,分为新诗、散文、小说、小小说、文学评论、翻译、儿童文学七大项,评选优秀作家与作品,并印制《青年文学奖征文比赛文集》,为香港文坛包括华语文坛挖掘、扶掖并输送文学新人。

  2021年5月8日,由香港诗歌节基金会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凤凰网等协办的“第七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IPNHK)系列”第一阶段于线上开启,至8月结束时,总播放量超过330万。第二阶段于2021年11月20日推出,延续到2022年年初,并增添“向诗人致敬”的纪念环节。2021年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以“突围:朗诵与对话”为主题,借交流研讨、诗歌朗诵和创意展览拓宽疫情时代人类精神生活的空间,传达出诗歌和艺术有着抵抗死亡并超越死亡的突围意义。

  2021年6月17日,由香港出版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更注重香港特色,挖掘立足香港本土的大批优秀书籍。经过20位来自华文地区的专业评审,评出87个“出版奖”、9个“最佳出版奖”、4个特别奖。其中,“书籍设计奖”为2021年新增奖项,可见疫情虽造成香港图书出版数量减少,却没有影响到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社愈加精益求精,在文字编排、封面设计上花了诸多工夫,也契合了视觉时代读者对图书装帧的美学追求。

  2021年7月7日,由羊城晚报社、香港文学杂志社、澳门基金会、澳门日报社、澳门笔会等联合发起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征文大赛”各大奖项揭晓,18篇获奖作品从五千多份来稿中脱颖而出。此征文以“湾区生活”为主题,以文学为媒介,聚焦湾区,面向全球,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的形成贡献力量。

  第三届“香港图书馆节”于2021年10月9日至11月28日由香港公共图书馆主办,围绕“喜阅有你 携手同行”主题,通过AR互动体验、故事剧场等超百场线上线下节目,探索阅读的种种可能性。其中,《See字进入》多媒体视艺展览颇具匠心,召集多位跨界创作者创造出上下左右4组视觉空间,用流动的影像和舞蹈为文字赋予灵魂,带领读者重新体味20世纪60至90年代香港知名作家的文学魅力,大获好评。

  文学孕育是过程性的,在延绵不断的文学基因承继与文化要素交融中展开,故而一年有一年之文学样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景况。据2021年12月11日诚品书店发布的“2021年度阅读报告”和谢隽晔的《浅谈香港疫后阅读风气及图书出版近况》显示,文学、心理和励志书籍在香港市场都占有不少销售份额。2021年的香港文坛总体上呈现创痛与希望同在、溯归与展望共生、本土性和世界性齐备的文化图景。无论是有关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和文学史的宏观把握,还是从思维模式到理论范式的新变,亦或从思想资源到学术背景的融合,香港文学整体上表现出与中国内地文学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美美与共的美学样态。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港岛与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相继成立,学者往来、民间交流前所未有地频繁,数据、资源、资金、人才共享共有,人文湾区命运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也许受疫情反复的影响,2021年香港文学界与往年相比仍不免寂寥,偶有喟叹,但文学意义就在于面对灾难时仍能给予读者坚强生活的信心、向往美好的勇气和对精神文化的不懈追求。在大湾区的建设下,在香港和内地的勠力同心下,香港文学总会面暖而立,向阳而生,迎来新的文艺大繁荣。我们也期待着香港文坛能在疫情之后乘着大湾区建设的时代之风迎来黄金时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编号:19ZDA27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智能时代中国文艺与科技融媒介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AZW021)、广东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媒介创意研究”(项目编号:2017WZDXM005)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凌瑜/骆江瑜)

  原文刊载于《粤海风》2022年第3期

注释:

[1] 徐晨亮:《在水中学习成为水——〈香港文学〉创意写作专辑综述》,《香港文学》,2021年,第10期。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