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解读宋元两朝画史与文史之关系

2022-08-16 16:24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是一本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从不同的角度、文化内延出发去分析探究宋元两代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书籍。作者围绕了“宋元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进行理论论证,用实例剖析阐述,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

  无论我们怎样给中国古代画史下定义,中国古代画史的内涵还是由形成于系谱的历代画家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史论界以往对中国古代画史的研究,其主要还是定位于绘画本体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与技法风格的研究上,无非就是冠之于“史”的名义而已;而施錡博士则规避了以往研究的窠臼,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观念,她把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透镜,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还原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以追问宋元两朝绘画与文史之间所交融的现象和本质之关系。

  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中国古代绘画已不再是一种纯然的外在审美表现形式,施錡博士把画面形式本体所呈现的物象与人等诸种元素紧密地维系于中国古代文史传统中,通过透视中国古代官制、宗法、政治、民俗、器物与服饰等文史成因,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向博物学领域拓宽与拓深。从学理上讲,施錡博士是籍助于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在博物学研究观念的策动下,有效地发现、思考与解决文史研究的新问题。因为,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画面所表现的物象与人等元素,其必然是对一个特定时期之文化与历史的审美记忆,这些元素反过来必然也可以成为对文史领域博物学研究的有效注解,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纯然表现画家个人意境的审美元素了。然而,即便是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其也必然把画家生存的文史背景投射在作品的形式本体上。这就是从一件古画看文化、看历史,而不再是囿限于一个狭小的视域,仅从一幅绘画看作品本身。以画论画的年代持续得太久了,当下是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论画的博物学年代终于到来了。

  作者简介

  施錡,女,视觉文化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市曙光学者。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史论教研室副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访问学者、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宋元画史、中日视觉文化交流、中西视觉艺术比较。出版论著《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中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等。曾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如《美术研究》、《中国博物馆馆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民族艺术》、《装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美术》、《中国美术研究》、《美术学报》、《(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等期刊中发表艺术史论文30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复印资料全文和摘要转载,曾获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会论文奖、2016年《装饰》年度学术论文奖。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后期资助1项、上海市曙光计划1项。此前负责并完成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项等。

  目录

  序 宋元画史研究与博物学的内在逻辑关系

  绪论 中国古代博物学研究的相关概述与分析

  关于中国古代博物学的整体论述

  第二节 宋代前后博物学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博物学与艺术史的关联

  第四节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宋画中的博物学文化

  《烟江叠嶂图》、仇池石与青绿之春:元祜年后苏轼的桃源想象

  《烟江叠嶂图》青绿卷与桃花源

  第二节 仇池石与桃源仙境

  第三节 图像与奇石的共同观想

  第四节 王诜的青绿画传承与桃源的春景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临济宗与“无声诗”:博物学视域下的

  《观音猿鹤图》寻义

  猿与唐宋文人及寺僧的文化互动

  第二节 佛经中猿猴的本土转变

  第三节 猿鹤、琴僧与乐舞

  第四节 牧溪之画与临济宗的“无声诗”

  第五节 禅宗语境中的“白衣自在观音”

  ......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