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剧照。 资料图片
皮影表演。
6月15日晚,陆丰皮影戏优秀传统精品长剧《嫦娥奔月》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在82分钟的表演中,嫦娥和后羿跌宕起伏的剧情,为拯救百姓而永久分离的感人故事,打动了所有在场的观众。这是近30年来,陆丰皮影剧团首次上演精品长剧,也是陆丰皮影戏在传统音乐唱腔上的一次突破。
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国有皮影戏剧团,是我国三大影系之一“潮州影”唯一遗存的一支。长剧《嫦娥奔月》首演落幕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皮影戏导演彭美英激动地说:“陆丰皮影戏接班人到位了,年轻人可以独当一面了。可以说,皮影戏做到了活态传承。”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嫦娥奔月》首演之际,深入到陆丰采访,揭秘一个县级剧团是如何在保护中传承,如何在排大戏中培养新人,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一度销声匿迹
十年培养人才
陆丰市皮影剧团成立于1957年,一度由于观众减少,极少正式演出而销声匿迹。2006年,陆丰皮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7年恢复演出。
“当时人手不够,人才断层,资金困难,剧团停了很多年,突然恢复,一时间都不知道要怎么表演了。”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林雪萍说。
年逾七旬的彭美英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担任过陆丰皮影剧团团长,是著名的皮影戏导演,同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幸亏彭美英保留着很多视频和资料,再加上其他老艺人的指导,陆丰皮影戏的演出才慢慢恢复起来。
皮影戏要传承,首先要解决的是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江海滨担任陆丰皮影剧团团长快10年了,现为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在陆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和2014年,皮影剧团正式招录了两批共12名演艺人才。2012年后,开始重点培养引进美术、绘画等方面的人才”。
皮影戏是一种集绘画、雕刻、制作、音乐、表演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所需的人才除了演员之外,还需要美术制作、灯光音响等人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新招收的学员先被送往揭阳艺术学校培训。
从2007年到2013年,皮影剧团推出了舞蹈剧《飞天》、寓言剧《鸡斗》《乌鸦和狐狸》、童话剧《采蘑菇》、神话剧《哭塔》《闹海》等一批优秀短剧,并且在国际和全国木偶、皮影各重大活动、比赛中多次获奖。
“今年3月底,我们剧团前往湖南皮影剧团学习,他们在皮影操作、影身设计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蔡锦镇说。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今年计划在湖南举办皮影戏专门培训,陆丰皮影剧团计划送七八位演员去深度学习。
首排长剧求创新
与正字戏相融合
从2014年2月开始,在陆丰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皮影剧团开始对传统剧目《嫦娥奔月》重新改编,重新设计影身、道具、灯光等,2015年1月完成第一场的排演。
对于排演长剧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唱念。剧团里的年轻演员大部分都是“90后”,从小是唱流行歌曲的,对于戏曲的唱念几乎是从零开始。林雪萍从一个字、一句话如何唱念教起。“戏曲的唱和对白都是有调的,如果调不准,表演中的人物角色和感情就不到位。”对于音调,林雪萍反复修正,甚至在录音的时候还在修正。
林雪萍认为,《嫦娥奔月》这场大戏,对剧团的意义重大。“第一,配唱有了突破。‘90后’演员从零开始,为以后传统剧目的录制打下了基础。第二,在制作方面以前有人才断层,但这场大戏,从绘画、设计人物造型,到制作、装订等各方面都培养了接班人。第三,皮影操作上有提高。《嫦娥奔月》表演方式要求高,难度大。”
对比北方皮影,陆丰皮影的表演更为细腻,一个影身要由两个人操作,一人操作下半身,一人操作上半身,操作上半身要求更高,比如转身、点头之类的要求更多。江海滨说,《嫦娥奔月》的一大特色是,在音乐唱腔以正字戏曲牌为主,融合渔歌小调、民间小调,用本地话唱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这也是一大突破。
彭美英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陆丰正字戏使用官话来唱,过去主要是有钱人家请去表演。皮影戏在过去主要面向乡村老百姓,只能用本地化来唱念,用官话来唱念老百姓听不懂。因此,皮影戏过去的老艺人就是用正字戏的曲牌,用本地话唱念,这种传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陆丰皮影戏在发展之中,也不断借鉴正字戏的优秀部分。传统的皮影戏都是侧面影身。1978年,彭美英在排演《哪吒闹海》中想到用正面影身,“一实验,美极了”,这是全国首创的皮影戏正面影身,此后在《飞天》这部戏中,全部用正面影身,效果非常好。1978年导演《白蛇传》时,彭美英就提出,要改革皮影的造型,按照人体的比例来设计,让影身头可动,关节可动,能转身,同时要借鉴传统戏曲中的步法、身段,运用到皮影舞台中。
体现在《嫦娥奔月》这部大戏中,不仅有传统的侧面影身,还有正面影身,还有七分影身,嫦娥还有传统戏曲中的水袖。
■记者手记
与时代结合强化造血功能
作为广东地方稀有剧种,陆丰皮影戏在传承中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2012年,陆丰皮影剧团从二类事业单位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部拨款支持。江海滨说,“这一改制非常重要,稳定了演职队伍的军心,工作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事业发展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嫦娥奔月》的创作排演过程中,当地宣传部门支持了几十万元资金。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陆丰皮影戏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和现实结合,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江海滨表示,陆丰皮影剧团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传承与保护,同时打造精品长剧,“挖掘传统剧目,希望把传统剧目一个一个打造出来,整理出来,录制成光碟保存;同时,每年计划创作2至3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长剧”。陆丰皮影剧团准备从本周开始,投入到下一部传统长剧《哪吒闹海》中,争取今年8月拿出第一场,整个剧共有5场,大概一个小时。在平时的惠民演出中,陆丰皮影戏剧团从过去的送戏到校园,改为送票到校园,邀请学生来剧场中观看演出,同时赠送一些皮影工艺礼品。
同时,陆丰皮影剧团也在培养造血功能,成立皮影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皮影剧团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们计划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制作皮影动漫的衍生产品,以文化产业养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