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相逢人不见,若如是梦何须醒。
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
——你的名字。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由一首日本和歌引发的灵感,让新海诚的新作《你的名字。》拥有着与众不同的诗歌气质。唯美的画面、灵动的光影、缓慢而谦逊的镜头,《你的名字。》一经公映,首日票房过亿,豆瓣评分达8.8分,分分钟刷爆朋友圈,被网友评为“2016冬日最暖心的电影”。
《你的名字。》讲述了一对男女,在梦与现实中穿越相遇的爱情故事。淡淡的哀愁,无法言说的思念,难以释怀的孤独,让许多人看后泪流满面……
从2007年的《秒速五厘米》到2013年的《言叶之庭》,再到今年的《你的名字。》,新海诚每一部作品,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在他的电影中,除了清新舒缓的画面,信手拈来的诗性对白,还有深邃的时空概念,无论你是谁,新海诚总会用一个点打动你。
“治愈系教主”“画质狂魔”是粉丝们对新海诚的昵称,到底他还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他的电影作品究竟具有何种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三大关键词背后的独白,来一起走进新海诚独特的诗情画意。
新海诚其人
新海诚,原名新津诚,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作家。1973年2月生于日本长野县南一个名叫小海町的城镇,毕业于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现居住在东京都。
2002年,新海诚独立制作完成动画短片《星之声》,其精致细腻的画风、含蓄而纯粹的叙述方式,立刻受到众多青少年的关注与喜爱。近些年,随着其代表作《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的陆续推出,圈内许多评论家称其是“日本动画泰斗”——宫崎骏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关键词一:距离与时差
距离与时差是新海诚作品里一贯的主题,对此他说:“感情里从来是我喜欢你多一点,或者你喜欢我多一点,完美的平衡很难达到,每个人的想法都难以捉摸。我经常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难以产生共鸣而难过,所以要在作品里宣泄出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的凄美诗句,完美地诉说出新海诚的内心世界。他穿越时空,试图用光影与自我内心对话,他的每部作品,都在冥冥中向观者提出关乎人生、情感甚至未来的话题。
我相信只要有信念,一定会打破时间和距离的屏障。
——《星之声》(2002年)
秒速5厘米,那是樱花飘落的速度,那么怎样的速度,才能走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秒速五厘米》(2007年)
也不是为了活的幸福,也并非想要明确的约定。比起那个来说,遥远地方的某处,是我们向往前去的地方。
——《十字路口》(2016年)
关键词二:思念与错过
思念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是一种很悬的东西,永远让人琢磨不定……对朋友的思念,是希望看到她过得好与快乐;对爱人的思念,是希望看到她幸福美满;对家人的思念,是希望看到他们平安健康。
新海诚难逃宿命的羁绊,自大学时便孤身一人来到东京闯荡,看不见山川河流,周围充满了拥挤的列车与形色匆匆的人群,平淡无奇、孤独迷茫。他思念儿时的玩伴,想念绿草如茵的乡间生活……然而,只有在虚构的二次元空间,新海诚方可将周边陌生的环境变得欢喜明朗,“在那个世界,我可以让每个微不足道的瞬间都变得美丽。”
谁都不可能和谁在一起一辈子。人就是这样,必须去习惯失去。
——《秒速5厘米》(2007年)
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
——《你的名字。》(2016年)
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你的左手或者右手一直走下去。幸福有时候真的与爱情无关。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年)
关键词三:物哀与宁静
如果你看过川端康成的作品,就会了解为何日本人数百年如一日地钟情“物哀”,淡淡的忧伤和难舍的遗憾,那种平静中的情感流露,渗透到五六十年代许多日本作家、动漫人的心里,宫崎骏如此,村上春树亦如此。这种情愫的变化如同日本的国花——樱花,盛开时无比绚烂,凋零时无比脆弱堪怜。
70年代生人的新海诚,作为村上春树的拥趸,将日本“物哀”文化与情结渗透在其作品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一帧画面中,复杂而细腻,静谧而空灵。
在无尽的黑暗中,这个讨厌的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转。
季节更替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使我找到一种已经好久没有过的感觉。
——《她和她的猫》(1999年)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言叶之庭》(2013年)
即便再悲伤也要勇敢活下去,这是人类的诅咒,但一定,也是一种祝福。
——《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
他说,他不想成为宫崎骏,
他只想做独一无二的新海诚。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新海诚的电影总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
他没有拯救世界与维护和平的话题,
但每个人却总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的影片里感受到宁静与温暖。
文末彩蛋!今天,青年君的办公大楼也换了画风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