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灯谜源于“观灯猜谜” 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2017-02-13 09:39 来源:人民网 郝迎灿

  原标题:观灯猜谜

  灯谜源于“观灯猜谜”,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明万历年后渐成规模,是一种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习俗。

  贵州省黔西县灯谜协会主席郑冠君自打年轻时代就对灯谜情有独钟,“那时候去猜灯谜时,总是身着挎包,带上相关书籍、字典。”虽然“重装上阵”有些麻烦,但郑冠君乐此不疲,“猜灯谜其实享受的就是这个‘绞尽脑汁’的过程,同时查找书籍材料也是一个吸收知识的过程。”

  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猜灯谜活动逐渐地演变成了“搜”灯谜。

  贵州省石阡县文联主席杨芳表示,“谜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方面知识的谜材,包罗万象,不管人名、地名、科学名词、名人的诗句以及俗语、成语等等,都可制成灯谜;二是指‘成谜的素材’,一则谜一般由谜面、谜目、谜底组成。”

  谜面就是表述谜语的文字、图形或物品;谜目,指明所猜的范围,常用“打一字”或“猜一果名”;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

  难能可贵的是,各地在举办灯谜活动制作灯谜时,为避免“书本抄袭”和“网络搜索”带来的尴尬,特别注重将本地的民风民俗、河谷山川、人名地名等编入谜面。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灯谜应忌出现谜面太泛、谜面抛荒、谜底踏空等问题。谜面抛荒是指谜面上的个别字或词落实不到谜底上去,成为谜面上的闲字。谜底踏空则指谜底上的个别字或词在谜面上得不到反映,如“谢客”(打陈子昂诗一句),谜底为“后不见来者”,“谢客”即不愿见来访者,可扣合谜底的“不见来者”,但“后”字却无着落,踏空了。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