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他的艺术流露出强烈社会责任感

2014-10-30 14:05 来源:南方日报

  不少美术史家,都将符罗飞视为20世纪中国美术家命运的典型案例。他的人生经历,与那个时代的美术动向几乎都有交集:上世纪20年代就读上海美专,30年代留学意大利,40年代投身左翼艺术运动,50年代成为新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体现出那个时代艺术家极具代表性的人生轨迹。

  符罗飞的绘画作品,也显示出非常丰富的视觉元素,包括了欧洲古典艺术的训练、现代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左翼美术团体的审美取向。他的作品具有记录性,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又注重与观众沟通,同时融入了画家浓烈的个人情感和体验。这种种特征,都增强了符罗飞在当代美术史视野下的关注度。

  有学者将符罗飞比作一颗“有棱角的沙粒”,从中牵出20世纪中国美术史千丝万缕的回忆。在那风云变幻的时局里,美术家们正面临着复杂的抉择:如何应对外来艺术思潮与风格的影响?如何处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持守艺术家应有的良知?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博士陈莺、广东美术馆研究员王嘉博士一起,从符罗飞的艺术人生里找寻答案。

  ■专家访谈

  谈经历

  他成功诠释了左翼艺术的美学标准

  南方日报:意大利的留学经历与艺术思潮,给符罗飞的画风赋予了哪些特点?归国后,他又是如何将这种风格融入当时国内左翼艺术的话语体系?

  陈莺:符罗飞留意期间,恰逢二战前夕意大利社会文化剧烈转变的时期,美术学院中现代艺术思潮逐渐占据主流。然而,符罗飞师从的西维埃罗教授被誉为南意学院派写实绘画最后的大师。他在美术学院中追随的是17世纪以来以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追求古典写实的那不勒斯画派的画风及思想。那不勒斯画派发展了卡拉瓦乔对光线的戏剧性表现,内容上则充满社会批判意识,热衷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追求毫不掩饰的眼见的真实。这两点都对符罗飞的艺术影响深远,成为沟通他早期学院派绘画创作和上世纪40年代表现主义画风的重要元素。

  1938年回国后,符罗飞在华南左翼美术界声誉鹊起,中间经历了多次画风的调整和转变。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符罗飞终于建立起了个人的代表性画风。与此前作品相比,他保留了描绘社会真实的眼光,舍弃了其中温情感伤的成分,也大量吸收德国表现主义,特别是柯勒惠支和格罗兹等的表现手法,在风格与思想上都蜕变得更加强烈而有战斗力。符罗飞成功地诠释了左翼的美学标准,也奠定了他左翼美术界的地位。

  南方日报:如何评述符罗飞新中国成立后所处的艺术地位?

  陈莺:1949年以后,符罗飞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艺术创作和探索,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也不时展出和出版。其中,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画家创作时仍然沿用了40年代建立起来的风格,创造了一种与古元等人的木刻作品经典相区别的图像系统。他的作品并没有采用精心铺排的戏剧性气氛,而是通过客观、纪实的方式予以呈现。直至60年代初,符罗飞才发展出另一种有别于从前的新风格。他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左翼美术家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谈风格

  他以自画像抒写内心冲突

  南方日报:符罗飞留下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油画和素描、速写作品,这些作品对中国美术语言的变革与更新带来了哪些影响?

  王嘉:油画是符罗飞的特长,但由于他的健康与工作条件所限,符罗飞后期创作油画的热情让位于水彩、水粉和其他画种,但油画概括、单纯、凝练、精于造型的特点,却为他的素描作品所吸取。符罗飞的素描节奏明快,这与他的艺术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有着十分浓郁的历史因素。符罗飞热衷表现社会题材。他常常蹲在街头巷尾为来往行人速写。这不可能产生细描慢抹的艺术。他的作品充满着大胆落笔的痕迹,挥写着一种不可遏制的感情。这也体现在他的自画像里,这些作品就是他在不同时期的自我写照和灵魂缩影,充满着伤时忧国的道德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符罗飞还创作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彩墨画”。这些作品将西画的画面结构和色彩观念,融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中,在当时影响并不小。在1938年《符罗飞抗战画集》上,蔡元培就曾称赞符罗飞“以中国制的笔,作西洋式的画,意到笔随,心精力果”。高剑父也曾撰文,将符罗飞视为“艺术革命”的典范。符罗飞的艺术探索精神,至今仍然难能可贵。

  谈价值

  他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南方日报:尽管符罗飞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但为何他的艺术贡献长期被历史所“遮蔽”?

  陈莺:造成符罗飞的艺术成就被“遮蔽”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基础研究资料的不足,很少有确切可信的材料去了解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也导致今天的许多研究只停留在十分感性和表面的程度,大家一直“感觉”到符罗飞的人生和作品都充满故事,但这些故事都似乎被云雾遮蔽,充满不确定性;其次,这与符罗飞独特的艺术经历和艺术风格不无相关,他的许多人生选择既“热门”又“偏门”:他曾就读于上海美专,却恰逢美专学潮这一混乱期;留学欧洲,却舍法国而选择南意;他参与左翼美术活动,却没有参加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中去,等等。这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他在目前我们读到的许多美术史中失载。

  南方日报:重新发现这位“失踪者”,对美术史研究有怎样的意义?

  王嘉: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艺术革命”一直都为美术界所热议。尤其在1938年以后,当走上“十字街头”的艺术开始成为“艺术革命”更重要的话题时,符罗飞的作品无疑成为其中的典型。正是因为他被称为“心灵艺术家”的那种特质,使他的画作显示出彻骨的爱与怒。无论是对贫苦大众的同情,还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都流露出画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符罗飞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真诚地表现出来,直指人心,唤醒人们对社会的思考。符罗飞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编辑:琦萼

编辑:张林昱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