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新农村建设有“颜值”更有“气质”

2017-07-10 08:51 来源:南方日报

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美丽乡村。何森垚 摄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新貌。胡金辉 摄

小山村有了共享单车。图为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共享单车停放点。何森垚 摄

  盛夏时节,又是一年荷花飘香。在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连片的荷塘里荷叶田田,花香四溢。绕过荷塘,蜿蜒的村道将一座座富有客家特色的民居、小巧的公园、精致的乡村咖啡屋等串联起来,勾勒出画卷般别有韵味的景致。

  “没想到我们的村庄可以变得如此美丽,生活也越来越好。”九岭村村民徐伯说,去年九岭村仅荷花基地就拿出了100万元给村民发工资。

  这是梅州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成果之一。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补齐农村建设短板,是梅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近年来,梅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引导村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推进

  蝶变美丽乡村开拓致富路

  周末的上午,住在五华县城的林巧凤早早地就和三五朋友来到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骑上停放在该村新建的小公园里的共享单车,绕着宽敞整洁的村道骑行。

  “前些日子听说黄龙村有了共享单车停靠点,这是新鲜事物,于是过来体验一番。”林巧凤说,黄龙村依山靠水,村容整洁,风景宜人,“看不到垃圾堆和臭水沟,空气是甜的,田园风光更是赏心悦目,在这里骑行太享受了。”

  骑行到村口,林巧凤一行被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基地吸引住停了下来。这是黄龙村以品牌果蔬种植和农业观光旅游体验相结合的高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超顺现代农业绿色有机果蔬基地,也是黄龙村带领贫困户脱贫、村民共同致富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也为了发展村经济,黄龙村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基础,于今年1月引进乡贤企业家张文超,与200多户农户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集约撂荒田地680亩,投资1.2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基地有300多亩,预计今年底可完成全部建设。”张文超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

  黄龙村村支书钟兵表示,通过该项目,黄龙村37户贫困户实现了以入股分红和家门口务工的形式增加收益,稳步脱贫,同时还解决了村中150名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漂亮,也有了产业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各种资源全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钟兵说。

  这是梅州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2277个省定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梅州迅速启动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结合实际梅州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先整治、后提升,两年见成效,两年大提升,到2020年,把全市349个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优先解决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细化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绿色生态经济、基层社会治理等示范村建设指标。

  同时,梅州创新扶贫方式,积极探索村集体和贫困户将土地、山林、资金、房屋等折价入股参与企业经营的方式,通过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形式,力促“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扩大帮扶效果。

  在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新寨村和西湖村的荒地上,连片铺开的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从高处看,大块的深蓝色给错落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现代感。这是五华县与南方电网合作,共同投资2.35亿元发展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25日在横陂镇叶湖村并网发电,税后收益每年可达2800多万元。


  内外兼修

  力求村庄美农民富产业兴

  雨后的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上合自然村格外清新脱俗,连片花海中盛放的花朵娇艳欲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花海中矗立着的大水车、小亭阁等平添了几分诗意。如此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沿着整洁的村道走进村庄,两旁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红花环绕,村民生活怡然自得。“像很多村庄一样,以前上合村也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上合村理事长林辉增说,2015年上合村被纳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后实现了美丽大变身。

  2015年以来,借助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契机,上合村开展了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等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的过程中,上合村探索村民入股办企业模式,注册了上合农工商发展有限公司,置换集约300多亩土地,按时令连片种植格桑花、向日葵等具有经济、观赏价值的植物。“如今一年四季,季季都有花盛开,成为了上合村独特的景观,节假日人气爆棚。”林辉增说,高峰期上合村每天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2016年,上合村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效益300多万元,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

  “如今的上合村不仅是外表看上去很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成熟,村子也越来越富饶,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和劲头。”林辉增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的今天,古人诗中所描绘的乡村美景正在上合村上演。而这只是梅州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庄之一。

  在大埔县,沿着柏油马路走进西河镇北塘村,约5公里长的绿道把质朴的古民居、果蔬基地等串联成珠,五彩花田、莲洁荷塘等景观映入眼帘,美不胜收。另一边,漳溪村的滩涂也变身荷花池,东塘村的田园成为了农耕体验园……新村新景新貌彰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去年,西河镇成为第三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以此为契机,西河镇掀起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既要焕发新容貌,也要培育新气质。因此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强化村庄综合环境整治的同时,也着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明和谐的乡风。”西河镇委书记丘武秋说。

  西河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点包括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五个行政村,连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在建设过程中,西河镇坚持景观化、意境化、产业化和“全域旅游”的理念,围绕产业提升发展、服务设施完善、村容整洁宜居、精神文明和谐等目标,逐步打造成为具有鲜明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片,实现农村“颜值”和“气质”的双提升。

  共建共享

  巩固放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短短半年时间,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三级共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新楼村258个粪坑的征收、清理、改造,15户养猪场搬迁,19户民居拆迁和200多户民居“穿衣戴帽”,完成古寨及周边的水沟清理疏通、新建污水处理池,以及新建村道铺设石砖等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楼村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新楼村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彰显了丰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也得益于当地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内生动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楼村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理事会等方式,全民动员,提升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加速了新农村的建设。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开良好局面。”汤南镇一位干部说,农村发展长期以来缺乏有效引导,不少村民“只扫自家门前雪”,对新农村建设形成很大阻碍。如今,丰顺通过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村庄保洁等方式,现村容村貌质的飞跃。老百姓看到了变化,积极性也就高了。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五华县,在推进转水镇益塘、新丰、维龙、流洞、矮车、黄龙、輋维七村新农村连片示范工作中,五华注重通过发挥村“两委”班子、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改变以往“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局面。

  “刚开始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时,部分村民并不是很配合,积极性也不高。”輋维村理事会会长吴添华说,于是他带着理事会成员,带头清洁房前屋后杂草杂物、卫生死角,清除沟渠池塘小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拆除危旧房、旧残垣断壁、旧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等。村民看到周边环境的变化,心态就有了转变,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如今,一些村民主动拆除菜园、粪坑和养猪场,村集体无偿腾出土地作为绿化和建设用地。”吴添华说。

  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在外出乡贤、企业以及村民的积极参与下,輋维村建起了生活污水设施、小公园、小广场、休息驿站、绿道等公共服务实施,并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昔日贫困落后的輋维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具有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惠农益农,我们十分支持。”輋维村村民吴汉玉说。


  ■样本

  五华以“5 2”连片农村综合改革为示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来来,吃葡萄,这是刚从家门口的果园里摘下来,新鲜得很。”近日,记者跟随五华县转水镇干部到輋维村村民吴汉玉家走访,他热情地拿出一大盘葡萄,“家门口不仅有果园,还有小公园,如今的农村比城里还舒服。你看这村子多美丽。”

  站在吴汉玉的家门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葱葱郁郁的果园、绿树红花环绕的绿道、种着睡莲的荷塘等一一映入眼帘,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五华县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五华县现有相对贫困人口2.16万户7.09万人,占梅州市总量的44.6%,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主战场。今年以来,五华县委、县政府大胆先行先试,在前期精心谋划组织实施转水镇“5 2”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力争通过示范带动,推进整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连片推进环境整治新景新貌刷新农村颜值

  蜿蜒的矮车河绕村而过,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动,河岸上的小公园里,孩童在嬉戏,几位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这是转水镇矮车村文化广场的一幕。一年多前,这里还是河滩地,经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广场的建设开始,我们村慢慢发生了大变化,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脏乱差的现象少了,村容变美了,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了。”矮车村村民钟伯见证了其中的变化,他切身的感受不仅是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跟着改变了。

  这是转水镇以连片推进环境整治着力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剪影。为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转水镇依托上游益塘水库水资源,以矮车河为带,沿河自上而下将益塘、新丰、维龙、流洞、矮车、黄龙、輋维七村连片推进整治,全力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

  “同时,我们结合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按照‘安全、生态、经济’的标准和‘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原则治理矮车河道。”转水镇党委副书记张思雄说,在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把村庄荒废的河滩地打造成小公园、小广场,以关键节点的优化提升,将沿线村串珠成链。如今,经过半年左右时间的整治,“益塘流域·十里水乡”人居环境示范片区效果逐渐呈现。

  靶向推进精准脱贫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现在家门口务工,工作和家庭都能照顾到,虽然暂时生活艰难,但也有了盼头。”在新丰寨农业休闲基地务工的转水镇新丰村贫困户黄考平说,近年来因为父母生病、妻子离家出走等原因,加上两个孩子孩子还在求学,生活陷入了困境,如今幸得政府部门的帮扶,他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

  为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以来,五华县结合转水镇“5 2”贫困村的实际条件,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撬动盘活各种资源,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大力探索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示范带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初,转水镇依托新丰村新丰寨农业休闲基地,通过“政银企农”和梅片种植“保底分红”两种产业帮扶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全镇面上贫困户就业产业共建,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其中通过“政银企农”产业帮扶模式,把金融扶贫、企业融资、用工需求及贫困户脱贫有效衔接,将建档立卡有劳动力100户贫困户的100万产业扶贫资金作为担保风险补偿金,通过金融杠杆放大5倍,将银行发放的500万信贷资金入股,期满后新丰寨负责偿还本金,合作期内政府给予贴息,贫困户将按年度入股信贷资金额的9.5%收益分红。

  “通过入股的方式,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4750元分红。”新丰寨农业休闲基地负责人黄新南说,同时新丰寨通过梅片种植“保底分红”产业帮扶模式,引进华清园公司优质梅片树苗木和先进种植、管理经验,统筹产业帮扶资金,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在新丰寨种植100亩梅片产业示范林,按照各占50%比例,统筹11户20万元入股,合作期内华清园进行保底收购梅片树枝叶,合作期前三年处于种植管理阶段,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2020年后,扣除当年抚育管理费,进行保底和溢价收益分红。

  “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产业帮扶、金融帮扶等新模式,精准发力,向‘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推动整县脱贫’的目标迈进。”张思雄说。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