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好童谣是温情的抚慰 是文化的传承

2017-08-07 11:04 来源:南方网 周豫

  选送参赛节目《乐呵呵》在排演中。

  选送节目《放牛歌》在排演过程中。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广东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作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年联合举办了“岭南韵·诗书情——2017年岭南童谣节”。此次活动由南方日报社承办、南方报业天空城兴趣社区协办。

  自今年5月份征稿以来,组委会收到了大量的音视频和文字来稿,除广东作者外,湖北、重庆、山东、云南、浙江、安徽等地的作者也积极参与。8月11日下午,2017年南国书香节广州主会场主题沙龙区(13.2馆),将举行本年度岭南童谣节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及作品发布。

  经过评选,有62篇(部)作品从数百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评为文字类与音视频类的优秀作品。评委们发现,孩子自己创作的文字、歌词整体质量很好,他们一致认为,“我们鼓励成人写童谣,但更鼓励孩子写童谣,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人应该带动、指导孩子写童谣,童谣节也应该以孩子为定位。”

  好的童谣应归位于孩子

  “妈妈,白云山点解叫‘白云山’?因为山顶有云啰。妈妈,珠江水从边度嚟?又流去边度啊?从佢屋企嚟,流返入海啰……”由莫非作词,陈挥之作曲的童谣《穿街过巷睇广州》这次获得了一等奖,作品由广州市少年宫选送。整首童谣由母子对话构成,一问一答间,孩子世界里的“广州城”慢慢展现在大家面前,不乏岭南特色又充满童真童趣。

  这首作品的词作者莫非是一位5岁小朋友的妈妈,这首童谣的灵感也来自于日常母子之间的对话。作为母亲,莫非认为,好的童谣应该能够带着孩子认识他所生活的城市,以及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故事、传说和趣闻。

  “比如,我会带他去白云山看风景,去三大会址参观,去东山口的巷口走一走。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觉得我和我的孩子能够共同去感受这种城市文化,感受到它内在的人文内涵,创作这首歌的想法也由此而来。”莫非希望,其他的小朋友听到这首歌时也会想起,“哎呀,我们生活的城市原来有这样的故事,有这么好玩的地方。”

  莫非觉得,艺术作品传递给孩子的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很愿意去做包括童谣歌曲创作和儿童剧排演等工作,尤其是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作品。我相信,这对下一代来说也是一种温情的抚慰,是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会成为他们成长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圆月亮/升起来/落在珠江水弯弯/它像妈妈的笑脸/柔柔的/融化了/我好喜欢。”这是广东音乐人羽善、韩春联手创作的《童心谣》,此次获得二等奖。羽善考虑到童谣要适合孩子的演唱风格,因此借鉴了广东童谣《月光光,照地堂》。羽善说:“创作这首歌之前,我就已经确定了演唱者,所以对这首歌曲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通过孩子熟悉的语言展示他们熟悉的生活,让作品去适应孩子,而不是用大人教条的目光替代孩子定位。”

  在羽善看来,一首好的童谣应该包含两个原则:一个是简单、朗朗上口;一个是真实,孩子能够真正地把握和演唱。“童谣更像是一种中介,它记录孩子们的感受,真正的创作者、体验者还是应归位于孩子。”包括莫非和羽善在内,如今的“爸爸妈妈们”很多也都是听着老童谣长大的,他们认为,正在成长的这一代同样也应该有新的童谣传下去,“这就是童谣节可以起到的推动作用,我们这些爸爸妈妈对它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希望它办得好,为它出力。”

  赋予童谣新的时代内涵

  2017年岭南童谣节,在省文明办等单位的发起下,各地市文明办也纷纷响应,根据当地特色和优势组织收集和评选工作,东莞、惠州两地表现尤其突出。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委、市政府非常鼓励创作生产更多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材的作品,东莞市文明办于今年5月初就正式出台《“小小莞香花”——东莞市首届童谣创作传唱大赛筹备工作方案》,吸引了老师、学生、工人、记者、作家、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稿,至截稿时共收到了来自东莞及全国各地童谣作品文稿1169篇,无论是征文数量、作品质量和整体效果都处于全省前列。

  据东莞市文明办刘伟捷介绍,优秀童谣传唱活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项目,已经成为东莞市中小学的必设活动项目,各学校对童谣创作及传唱活动的开展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今年还专门划拨30万元用于组织首届童谣创作传唱大赛,重奖优秀原创作品及作者,并组织精品展演、编辑专刊及出版光碟。”

  除了东莞市,惠州市的征集活动也格外关注群众基础。据惠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钟小英介绍,有一个87岁高龄的老人家,特意把他还记得的童谣手写下来寄给我们,工工整整,字迹很清晰。为了更好地参加本次岭南童谣节,惠州市还专门组织电视台拍摄了统一格式的童谣视频报送到组委会。

  因为惠州市客家人多,当地文明办也尤其注重深挖民间流传的童谣,并将其进行传唱、继承和发扬,比如,童谣《放牛歌》体现的就是小朋友活泼、积极、轻快的特征,唱的是农村娃放牛的生活。“我们把民间的资源挖掘出来,由作者再创作新的童谣,和现在新的时代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此前我们征集到了96首童谣,今年增加了一倍,加起来新的旧的有196首,专家将对此进行评定并组织展演,请小朋友们来看,这样他们传唱的积极性就高了。”钟小英说。

  让童谣节更具大众参与性

  在本年度岭南童谣节的作品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发现,孩子自己创作的文字、歌词整体上优于成人创作,“成人更多的是从教化的角度,考虑传播效果和教育意义,而孩子主要从天性出发,带着天真之气。”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桑志军表示。他说,“谣”就意味着可以唱,要押韵、朗朗上口,语言要符合孩子的特点,未来比赛可以考虑区分一下成人、少儿组别。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饶原生回忆,小时候自己都是唱着“向秀丽,顶呱呱”这样的童谣来玩游戏,所以童谣不仅是简单的歌词,它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社会的样貌。“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就是要记录变迁的历史,甚至成为考究历史的依据。”

  此次岭南童谣的征集,虽然名为“岭南”,但绝对不局限于“岭南”,有不少外省投来的作品。“童谣节从岭南出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作品征集,才可能吸纳更好的作品。同样,这次评选也起着一个‘标尺’作用,结果出来之后,人们也会看到哪些作品是好的,有了参照之后作品质量会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高翔说。

  此前,小学生诗歌节在社会上已经有较大影响力,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建议,可考虑将小学生诗歌节和岭南童谣节两个活动“打通”,“现阶段,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和语言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会不遗余力来让孩子接触各种适龄作品,少儿歌曲和童谣有相似之处,但童谣结构更简单,面向的受众更低龄,潜在市场很大。”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