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现场
南方网讯(记者罗俊杰) 9月18日下午,由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指导,广州大学(石湾柏林陶瓷艺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之广东石湾陶塑技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广东佛山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班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关于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保护广东石湾陶塑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通过培训提高学员们的专业水平及能力。
石湾陶塑技艺手工用具
石湾陶塑技艺是广东佛山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人说"石湾陶,景德瓷",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石湾窑属于民窑,其主要是为市场需要生产。记者在开班典礼上了解到,作为民窑,石湾陶塑艺术以实用为原则,与秀美结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装饰特色。其的题材广泛,贴近民众生活,深受人们喜爱。2006年5月20日,石湾陶塑技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先艺在致辞中介绍到,"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
培训班学员对石湾陶塑作品局部细化
“石湾雕塑曾被外国人评价为中国雕塑的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潘柏林说到,陶艺之路虽然是枯燥的、孤单的,但也希望能有人继续好好的传承下去。作为石湾陶塑的代表,他身体力行的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近年来,广州大学在柏林艺术馆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来自该校的研究生分批前来交流学习。走进潘柏林的工作室可看到,他的办公桌和创作台旁就是学生的工作台。与学生在同一房间创作,是为了最大限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培训班的学员岑琪韵向记者分享到,“看到国家如此重视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很是激动。有了政策的支持,石湾陶塑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给了年轻一代传承人更多的发展空间。希望在此次的培训中能更深入的了解石湾陶塑历史,技艺与技法,对于今后的探索有进一步的提升。”
石湾陶塑技艺培训班学员及老师合影
据了解,本届培训班分两期举行,一共两个月时间,每期的培训时间为一个月,50名学员将分别进行‘’人物陶塑班‘’及‘’动物陶塑班‘’的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