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动能跃升:现代产业体系涌动广州新力量

率先布局IAB、NEM产业,构建高端高新产业四梁八柱

2018-07-05 06:45 来源:南方网 朱伟良 陈思勤

  广州现在发力半导体产业,晚不晚?“现在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6月2日,在2018广州半导体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给出了他的答案。

  “我们要在这里打造一个辐射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聚落。”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透露,未来将形成千亿元产值。

  在经济新常态下,众多城市调速换挡,广州行进在创新转型的跑道上:1—5月,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增势平稳,产值同比增长6.5%;工业投资增长56.4%,增速较1—3月提升38.9个百分点。

  同时,引进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33个,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40个;总计涉及投资总额超过2100亿元。

  2017年,广州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1∶29.85∶68.94调整为1.09∶27.97∶70.9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传统支柱产业的提质增效,到率先布局IAB、NEM,在动能接力中,广州以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凸显。

  新的支柱▶▷

  IAB雁阵挺起新兴产业脊梁

  德国凯瑟琳、美国安德鲁,是全球天线领域两大巨头。其市场份额最多的时候加起来超过80%,但最近十年,位于广州科学城的京信通信开始向巨头发起“挑战”。

  “从2009年开始,在全球同时期销售的基站天线产品中,在同样的性能指标要求下,京信天线体积最小;在同样的体积和重量限制下,京信天线性能指标最好。”京信通信高级副总裁兼天馈业务线首席科学家卜斌龙说。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广州近年来新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仅天河区就聚集了5000多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居全国第二。科韵路被人们称为“小游戏帝国”,来自“网易系”“UC系”的企业开枝散叶,在3.2平方公里创造了天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的一半。

  新产业茁壮成长,传统支柱产业也正在“老树发新枝”。在广汽传祺的番禺生产车间,一台台传祺GS4和GS8沿着总装线鱼贯而出,数百台机器人“长臂善舞”,整个场面有《变形金刚》大片的即视感。

  “发动机车间装配线仅60米即可实现52秒的生产节拍,可以满足200个多机型的共线生产。”在广汽传祺的发动机生产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同等产能情况下最短、柔性最好的发动机装配线。

  迈向全球城市的广州,新时代的发展命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规模增长,而是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到“IAB”“NEM”,广州创新雁阵构筑起产业体系新支柱。

  “大象转身”的广州也在进行深刻思考:金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如何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回望2017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大事填满了月历表,与行业领军者“牵手”,与跨国巨头“联姻”,诞生的成果逐步改写生物产业版图:3月百济神州、5月广州绿叶生命科学产业园、6月GE生物科技园、7月广州哈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9月赛默飞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12月冷泉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这些“夺目”的项目,被寄托为产业未来技术攻关的颠覆性力量,在城市大道上促成一次又一次的产业变革。

  新的生态▶▷

  创业群像升级“迭代”

  “我觉得现在有三个趋势:共享化、智能化和电动化,广州在这几个趋势上基本走在比较前面。”小马智行COO胡闻对广州汽车创新前景表示乐观。

  2018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广州的“智能驾驶三剑客”景驰科技、小马智行和小鹏汽车三家企业同台“秀肌肉”。作为国内智能驾驶的新势力,“独角兽”小鹏汽车因已率先进入量产的通道而备受关注。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何小鹏是优视科技的创始人,他曾打造出全国闻名的现象级产品——UC浏览器。在离开阿里巴巴集团后,何小鹏把二次创业的起点放在广州,跑入智能驾驶和互联网汽车的新赛道。“广州是我的福地,我在广州两次创业,进展都非常快。”头衔已经变为小鹏汽车董事长的何小鹏自信地说,他们今年将All in量产车的规模品质化交付。

  像何小鹏、胡闻这样的领军人才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今年初,广州出台《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市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总规模超10000亿元。

  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变革中,买卖全球的实物交易向知识与信息的交易跃升。从工人“发财到广东”到人才“孔雀东南飞”,寻求创新应用落地的科学家、工程师成为广州新一代创业群像的代表。

  新的资源▶▷

  抓住产业变革背后的推动力

  早上8时,吴池力从香港尖沙咀登上客轮。两个小时后,到达位于广州南沙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2012年,吴池力和他的团队从香港带着一款可以过滤PM2.5的“抗霾”环保节能冷气机北上南沙创业,此后两地奔走几乎是这位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的常态。

  产业发展的背后,人的力量越发凸显。产业领军人才“1+4”、“红棉计划”、“岭南英杰工程”……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广州向全球人才发出“召集令”。去年,新增常住人口达到45万人,近三年人口保持较快增速,位居一线城市前列。目前,在广州创业或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已近8万人,创办或参与的企业达到2500家。

  筹建一年多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日前奠基。“就像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之于旧金山湾区的地位一样,国际校区的建设将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和智力资源。”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表示。

  人力人才资源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从大学扩招到海归潮涌,人口要素到人才要素的转变,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1999年,牛憨笨院士带领一个科研团队来到深圳大学,组建光电工程相关专业,成为深圳市的第一位院士。学界指出:“牛院士带给深大一个光电学科,推动深圳一个光电产业的成长。”

  广州人力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在校师生超过20万人;建有广东科学中心、华大基因检测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一大批科研机构。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更多的海归人才,更多的科研成果是广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大比较优势。

  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路上,广州加速奔跑。

  与广州大学城一江之隔,思科智慧城项目火热施工。为何选择广州?“这里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居住条件和生活配套,而更为重要的是,项目与大学城毗邻,逾20万大学生是最好的人才储备。”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张力说。

  加大引智引技引资力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路径越发清晰。

  ■专家点评

  “大象”转身 广州探寻发展新动能

  全球城市产业功能日益呈现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广州将如何重构面向未来的动力机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认为,广州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块头大,分量重,在产业升级迭代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广州需要从新旧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市场主体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条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另一方面,要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把原有的基础和潜力转化为未来发展的优势。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朱伟良 陈思勤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