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吃饭,不仅要好味,更要好意头。
从“年廿八洗邋遢”开始,逛花街、贴挥春、开油锅以及讲不完的“好意头”。
广东人对“好意头”的执着,小到一个字,大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讲意头。这一切的讲究源自广东自古以来发达的商品贸易,商人都希望经商成功,这使得广东人趋利避害的愿望尤为强烈。而这种愿望体现在粤语上便是一种“意头”,经过多年的传承,这种对于好运的向往逐渐烙印在语言中,形成一种文化。
广东人对意头文化的极致追求,更多体现在“吃”这件事上。从菜肴到食材,广东人在命名这件事上,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不怕生坏命,最怕改坏名”的意头讲究。
接下来,一起看看广东人年夜饭中的好意头!
白切鸡。图片选自赵利平著《大粤菜》
大吉大利
白切鸡宴席必备、盐焗鸡客家名菜。对于广东人来说:“无鸡不成宴”。白切鸡更是堪称粤菜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广东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是美食文化的瑰宝。
之所以叫白切鸡,是因为在煮的时候不加调料白煮而成,随吃随斩,所以称为“白切鸡”。正宗的白切鸡需要“三浸三提”,意思就是热水冰水交替浸泡,做出的鸡肉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而且正宗的白切鸡还要带有血丝,这不是说鸡肉没熟,而是说明它真的很鲜嫩,这也是广东人对鲜美的要求。
除夕白切鸡、初一酱油鸡、初二盐焗鸡、初三沙茶鸡……就这样,不带重复地可以吃到过完年。
盆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盆满钵满
除了白切鸡,盆菜也是广东年夜饭的主角。盆菜是一种源于香港元朗围村的传统菜式,一盆菜里荟萃百菜百味,而其基本原则是“和味”。
尽管盆菜的名字看似简单,但其制作过程却极为繁琐。为了炮制这道佳肴,需要精心挑选鲍鱼、猪脚、鸭掌、花菇、猪皮和鹅肉等食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摆放于盆中。所以,有“一道盆菜等于10道菜”之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让人感觉一盆喜庆,赚得盆满钵满。鲍鱼的柔嫩、猪脚的软糯、鹅肉的筋道……每一口都仿佛在口腔中奏响了一曲粤菜的交响乐。
味极猪手皇。来源:视觉中国
发财就手
“发菜猪手”在粤语中和“发财就手”的发音相似,“发菜”,取其发财之意,“猪手”则意指“就手”,寓意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得心应手。所以这道菜式也是喜欢好寓意的广东人最喜欢的一道吉祥菜。
岭南特色蒸桂鱼。图片选自赵利平著《大粤菜》
年年有余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丰富的海产品,鱼类就是最为常见的美味。在中国传统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讲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是鱼。
“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重大宴席和年夜饭上,一道清蒸鱼也是必不可少的头牌硬菜之一。尤其采用肥美鲜嫩的鱼来制作清蒸鱼,比如多宝鱼、桂鱼、鲈鱼等等。因为年年有鱼是谐音“年年有余”,所以鱼成了广东人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菜肴,而且还要剩一点点,象征着“年年有余”。
白灼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鸿运当头
大虾在广东人的年夜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海鲜之一,寓意着红红火火。在广东人眼中,吃大虾代表着日子过得红火,也有身体康健的寓意。尤其是年夜饭的时候,一盘大大的虾,红彤彤的,十分喜庆。
广东人喜欢白灼,因为只有白灼才能真正品尝到食物的鲜美滋味,很多人以为白灼就是简单的开水煮,其实白灼还是很有讲究的,对于食材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新鲜,火候要掌握到位,上桌仅熟,鲜味营养与安全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做到鲜而不淡,清而不俗。
蚝皇双菇菜胆。图片选自赵利平著《大粤菜》
招财进宝
圆圆的冬菇就像是一枚枚的“钱币”,而青菜即有“财”之意,寓意招财进宝,一屋子金钱财富。
吴川八宝饭。图片选自网络
五谷丰登
八宝饭大多数被做成圆状,寓意团团圆圆、阖家美满。不论是咸口还是甜口,八宝饭都由多种食材搭配而成,寓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鲍汁腐皮卷。图片选自网络
长长久久
腐皮卷也是广东人年夜饭中的一道传统菜式。用豆腐皮包裹着冬菇、木耳等食材制成的,外形像一条长条形的小卷。因为腐皮卷的形状是长条形的,所以也寓意着长长久久、富贵长寿。同时腐皮卷也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品,鲜美可口。在年夜饭中吃腐皮卷也代表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身体健康、长寿的好兆头。
左上:蛋馓;右上:千层糕;左下:芋头糕;右下:萝卜糕。图片选自赵利平著《大粤菜》
除了餐桌上的美食,老广们“吹水”(指闲聊,聊天)时各样小吃也少不了。糕点寓意“步步高升”,糖环寓意“生生不息”,油角寓意“荷包满满”,煎堆寓意“金银满屋”。“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吃一块油角,明年就会“暴富”,这么有意头的菜谁能拒绝呢?
这些传统小吃在平日里也能买到,但在新年里给它们赋上新的寓意,其实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让大家一看到这些传统小吃就有了过年的感觉。广东人还会将一些寓意美好的零食放在糖盒里,以招待来访拜年的亲朋好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