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大粤菜中的广府滋味

2023-04-13 15:09 来源:南方网

  广府菜属粤菜重要一脉,自然与其他二者有相互渗透、浸染之处。接近的风土物产,也培养出了相近的口味。广府、客家、潮汕,互相影响碰撞与衍生,带来的味蕾体验与感官视觉虽然新奇,倒也平易近人。

  (广州文昌鸡。由广州酒家名厨梁瑞在上世纪30年代创制,将浸至刚熟的鸡起肉去骨,拼以鸡肝、火腿相间,砌成麒麟状,两侧排列菜远,口感丰富,鲜美甘香。)

  粤人嗜鸡 食不厌精

  常听人调侃“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此言非虚。广东人嗜鸡,“无鸡不成宴”已成了既定的餐桌习俗。湛江沙姜鸡、东江盐焗鸡、客家猪肚鸡、广州白切鸡、顺德桑拿鸡、清远吊烧鸡、普宁豆酱鸡、化州隔水蒸鸡……一只鸡,省内各地吃法纷呈,各有各的风味,不变的则是对“鲜”与“味”的追求。

  广州自古作为食货聚集之地,云集各地美味。今天许多人前往广州打拼,也携来了家乡味道。在广州尝到上述种种做法的鸡,并非难事,街头巷尾总有大大小小的菜馆能够慰藉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有一些烹饪鸡的方式,历史悠久,且广受老广人喜爱,已经融入了广府菜系中。

(白切鸡)

(手撕盐焗鸡)

  “东江盐焗鸡”便是一例,源于客家菜,也早已被纳入广府菜的谱系之中。盐焗鸡香味奇异,肉质鲜嫩。在粤东地区盛行了数百年,民国时期终于落户广府。第一家售卖盐焗鸡的宁昌饭店研制出了更适合广府人口味的“手撕盐焗鸡”,并因该店后更名“东江饭店”,这种盐焗鸡也就称为“东江盐焗鸡”了。

(盐焗鸡是客家名菜之一,深受人们喜爱,鸡肉鲜香可口,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别有风味,并有温补功效。)

  鸡,是怎么吃都吃不厌的。一大盘整鸡端上桌,香飘满屋,只待宾主共欢。不过看久了传统的摆盘,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广州酒家改良的当代“东江盐焗鸡”为了创新,在装点上花足了心思,不仅要满足食客的口腹之欲,还要悦人眼目,可谓是“新装盐焗鸡”了。

(广州酒家盐焗鸡)

  这已不再是奉上一大盘鸡由众人夹取,而是每位分配一小碟的“定食”制,限制了摄入数量,反而更激人食欲。两块皮黄肉紧的鸡肉,被装入一个裂开的蛋壳之中。壳下洒满洁净的食盐,如同白雪结晶。无需服务员报菜名,“盐焗鸡”三字已经呼之欲出!

  边上,更有一个小小的鹌鹑蛋,已经褪去了蛋壳,遍体呈现出橙褐色光泽。蛋下垫着一片茶叶,点明其乃微缩版“茶叶蛋”。蛋与鸡的搭配,又引发出一个困扰了无数人类的哲学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也摆在了一众食客面前,当即就要做出决断:谁要是觉得先有鸡,就先吃鸡;觉得先有蛋,就先吃蛋。哲学问题就此被具象化了。

  我是“先有蛋”派,便小心地夹起鹌鹑蛋来,往口中送。蛋白软韧,轻轻一咬,竟有蛋黄从内部流溢出来,软糯粘稠。原来这还是一个流心蛋,食客戏称为“心太软”。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一般的蛋熟了之后,蛋黄就会变硬。要持续以低温摇动去煮制,才能避免蛋黄凝固。对小小的鹌鹑蛋来说,熟与不熟、凝固与不凝固只在一线之间,制作时间更要把控得当。

(广州酒家盐焗鸡)

  品完带有茶叶香气的蛋,就轮到向这道菜的主角开动了。装在蛋壳里的鸡肉,一半掩映在阴影之中,“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势,引人期待。夹出一看,表皮金黄灿亮,略带一层晶莹的脂肪;肉是最嫩的部位,粉白鲜亮,也可见出肌肉的纹理。一口咬下,皮爽脆弹牙,肉多汁鲜美,饱满而柔韧,更有一味咸香在口腔中弥散开来。

(未斩件的盐焗鸡)

  这主角,选材于清远鸡“凤中皇”,品质极优。在它成为盘中餐前,被放养在山林中散养走地,俯仰之间,可以说是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它也无愧于广府人对鸡的最高评价了:“呢只鸡好有鸡味!”

  做这道菜的大厨是客家人,王永安师傅。谈起盐焗鸡的做法,他胸有成竹,侃侃道来。“最古法的盐焗鸡,趁鸡刚杀了,用调味料抹匀鸡身,拿砂纸包裹起来。炒热粗盐,把鸡藏埋在装满盐的大锅里,慢火焗烧到鸡熟为止。最后出来的鸡,就会很香噢。”

  师傅看着经自己手做出的这道菜,眼里有喜悦的闪光。这大约不仅是因为制作出一份成功的美食所带来的成就感。作为客家人,他自然擅长盐焗鸡这道传统的家乡风味。如今将它在广府菜中以新的形式演绎出来,既创造了新的呈现方式,又保存了本初的味道。家乡的记忆与文化在此处融合,未曾说出口的思乡之情,也熔铸在了这一道菜之中。每一次烹煮,似乎都是一次倾注了热爱与灵魂的仪式。前来品尝的异乡食客们,也将在味道中寻到他乡与故乡。

(客家古法盐焗鸡)

  民国粤味 猪肚烩鲍

  猪肚与鲍鱼,是广府菜中常见的食材。将二者以别具的烹饪与形式结合后再奉上,则已是不同寻常的菜肴了。如果在其中再加上一味酸菜呢?或许更是鲜少人曾品尝过的珍品。

  然而这样一道菜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还不短。民国的饕客已经有这样的智慧,这道菜式流传至今,被时间证实了它的经典。眼前所吃到的“鲍鱼猪肚”,则是完完全全的民国复刻版。

(民国粤菜“鲍鱼猪肚”)

  民国广府菜,尚有传统官邸菜的鲜明特性,强调大气,酬请时显出东家的豪爽。鲍鱼猪肚上桌,用一缠花大瓷盆盛着,很撑场面。要做成这么大一道菜,须选用最上佳而稀有的“两头鲍鱼”(一斤里,能称两只鲍鱼),个头大,才能切得大块,塑造成形。

  有了大气,还要不失精致,方可称为懂得格调。这就要从选料与口味上下功夫了。

  刚才提到的两头鲍鱼,一只就得养六七年,且不易存活,故有“有钱难买两头鲍”的说法。也正因养的时间长了,其属性味道、肉质肌理、提供制作的可塑性,都远超一般的小只鲍鱼,非常难得。做这一道菜,就用上了四只猪肚,但只挑选其中最精华的“猪肚丁”部位,唯此处才有厚实而紧致的口感。潮汕酸菜起到的作用亦不可小觑。制作中,先要取有叶的潮州咸菜包裹猪肚,腌制入味;摆盘时,则要取茎厚多汁的去叶酸菜,将菜帮子掺夹在鲍鱼猪肚之中。鲍鱼、猪肚、酸菜,粉绿叠间,在精妙的刀工下塑造出海浪迭起般的层次感。

(鲍鱼、猪肚、酸菜,粉绿叠间)

  品尝其味,就不难明白它为什么在百年间持续受到欢迎。猪肚绵软而有弹韧感,带着猪肉的甘鲜,鲍鱼则带着海鲜的干爽醇厚与自身肉质的甘鲜。二者皆脆中带松。煮制鲍鱼时的汤汁再浇注到整道菜上,与猪肚相融为一体。酸菜与前二者味型有别,起点睛作用,因其咸香爽脆,十分醒胃。上碗时,加入麻油,清香滑口。

  一块鲍鱼、一片猪肚、一块酸菜,要一同放入口中品味。海鲜、家畜、蔬菜相互夹杂的鲜甜爽嫩一齐涌入口腔,弹性、嚼劲、脆爽搭配,贯穿恰如其分的香润,饱满而丰盈,与丝丝酸爽相得益彰,三者共同诠释而碰撞生辉,最终合而为一如交响曲般的复合感。

  酸菜没有那么名贵,是潮汕人日常喝粥的佐食,简单而亲切。一碗白糜,配上几碟杂咸小菜,便觉五脏熨帖。但在这里,它不仅与鲍鱼、猪肚平起平坐,更可称为神来之笔。

(潮州酸菜)

  鲍、肚在唇齿间的柔和盈润,在咀嚼酸菜的“嚓嚓”声中,被赋予了一种节奏感。菜帮温度略低,带来了如夏日晚风一般的清凉。咸中微酸,酸中带甜,潮汕酸菜的生、脆、清、甘,化解了膏粱厚味可能产生的滞重感。这也恰恰是大粤菜背景之下,潮汕元素如异军突起,深入广府菜,并为其增色的典型。

(白糜与杂咸)

  既然已经说到潮汕元素,不妨再谈谈两地对珍贵海味的处理。潮汕菜,看重海鲜的“活”。生炊、清蒸、白灼,皆为全其鲜味。以至于刚从河海里打捞上的水货,转眼就被送去制作鱼生、血蛤,生猛无比。鲍鱼在潮汕俗称“九眼”(鲍鱼壳有九个孔),由于未引入养殖前较为稀缺名贵,潮汕菜里处理鲍鱼,通常切片生炒或炖汤,后来受日本浸清酒“冰镇”的做法影响,也有制成刺身或“冻鲍”,将新鲜的鲍鱼放置于冰块“山巅”,配上芥辣,刺激且极鲜。还有“焗鲍”,同样采取鲜鲍,倒入上汤,用蒸汽将其焗熟。

(冰镇鲍鱼)

  广府菜做鲍鱼则更乐于选取“干鲍”。鲍鱼需要经过盐水腌渍、炭火焙干、日晒数月、经年存放,多重繁复工序后化为干鲍,方成美味。干鲍,讲究发酵“溏心”的最高境界。“溏”,意为液体凝结成浆的样子。

  干鲍存放的时间越长,溏心效果越好。这溏心鲍鱼的别致风味,便如张大千所说,“吃鲍鱼圆心,嫩似溶浆,晶莹凝脂,色同琥珀”。溏心,不同于潮汕菜追求鲜活的速度,乃是耐心与时光淬炼的味道。

  广州酒家复刻的这道民国粤菜,则是选用了其新研发妙用鲍鱼的“半干鲍”,在制作鲜鲍走向干鲍的过程中硬生生在“鲜鲍”与“干鲍”之间截取一道“半成品”。既有鲜鲍的甘爽,又有干鲍的咸香,吃起来风味别具,惹人流连。

(溏心鲍鱼)

  东江盐焗鸡与鲍鱼猪肚,以其选材、口味来论,都是融入广府菜中永不过时的经典。而它们的味觉体验之所以能攀升至新的高峰,也都有赖于异乡元素的掺入。今日广府菜的面目,离不开历史上其他菜系跨越南北的奔赴,亦离不开“粤菜”体系内部各支流的交汇。交通的桥梁被架起后,粤菜分支的界限也日渐消融,各自的特色彼此串联,畅通无阻。不同菜系的元素相遇,互相配合,迸发出新的味觉体验,在另一个菜系中获得新生。

  一代代烹饪者,面对着眼前繁杂的食材与外来的技艺,想象着“如果把这引入广府菜,会是什么味道?”他们不断尝试、挑战,最终发现了最为匹配的组合。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食物与技法的偶遇、邂逅、碰撞,在时间的沉淀、情感的灌注、费心费力的制作后,我们方可尝到这一口美味。

  客家与潮汕特有的美食哲学,赋予了广府菜极大的创造空间。我想,在未来,粤菜体系还将持续贴合与激荡,产生无限可能,这也是我提出“大粤菜”概念的源动力之一。在一道菜中,见出各地山海。每次品尝,都是一次去往历史和远方的旅途。

——摘自 赵利平著《大粤菜》(广州出版社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