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上过的音乐课吗?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学生来说,占据我们校园生活大部分时光的课程,都是那些更为“重要”的文化课,音乐课、美术课,这些被称作“水课”的课程,总是被视作从繁重的课业中逃离出来的享乐良机。
多年过去,我们早已忘却这些课堂的具体内容,却还会清楚地记得在那些课堂上看过的一部电影、一部音乐剧或只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我们都还记得《音乐之声》里用音乐呼唤和平的勇气和感动,一首《哆来咪》《雪绒花》至今耳熟能详;还会记得《放牛班的春天》里善良与童真带给心灵的涤荡;也还会记得《歌舞青春》里逐梦的激情。
音乐课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一位音乐老师改变了乡村学生的命运?艺术教育对乡村孩子来说有价值吗?电影《音乐课》将这些议题置入了一个温暖平实的乡村故事中,将镜头面向一位乡村小学的音乐老师,展示了讲述乡村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
梦想成为竹笛演奏家的周鸣被分配到了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在这里,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文化课的师资已然非常紧张,音乐课更是形同虚设,现实的落差让他一时难以接受。为了获得调任回城市工作的机会,周鸣争取开设了竹笛课,却因为逐渐与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并对自己的人生和追求有了新的认识,最终决定扎根乡村、坚守音乐教育。
在以往的观念里,艺术教育与乡村似乎是很遥远的两个概念,用艺术改变乡村学生的人生听上去更像是天方夜谭。然而,在电影及其原型故事里,一位乡村音乐老师就是这样靠着一根竹笛,为乡村学生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影片中,当听到周鸣老师想要在乡村小学当一位专职音乐老师教学生们吹竹笛,当家长听到孩子不关心学习却想要买一根竹笛,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乡村里学音乐这件事,太不现实了,就连坐在教室里的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学习音乐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当学生们身处山水乡间,听到悠扬笛声时所感受到的内心触动却是最真实的。第一次将手中的竹笛吹出声响时的激动;学习吹竹笛的过程中不顺利而感受到的挫败;通过日复一日地练习,流利地吹出一首首歌曲、登上一个又一个表演舞台。音乐不再是这些乡村学生触不可及的幻梦,而是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不可取代的光彩。
教育,不仅仅在于将课本知识带给学生,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意志,也在于文化的传承。电影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乡村美育的意义,一堂“音乐课”,或许不能够让学生们通过它获得什么切实的益处,但是却能在他们感知美、追求美的路上,不断指引他们寻求内心的答案,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多元,意识到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作为一部乡村教育题材的电影,《音乐课》摆脱了以往乡村、教育题材电影沉重压抑的气质,而是着眼于乡村生活的美育视角,挖掘人物气质和动人的乡风故事,打造出一个个生动丰满的人物与和谐的乡村校园群像,片中性格各异的乡村学生、风趣幽默的校长、感人的师生情谊等,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电影《音乐课》用一幅优美明亮的乡村诗画,拓宽了乡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思路,为讲好乡村故事提供了一次温馨的探索。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朱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