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师节,电影《慧能前传》在这天上映,自有深意:这位禅宗六祖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岭南更有开化之功。
导演李济德花了十年拍出这部电影,不啻是一场修行。电影在肇庆怀集杀青时,黄昏景象美轮美奂,禅意十足,仿佛是对十年艰辛的慰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也足以为师。
宗教题材电影不多,却部部精品,《冈仁波齐》(2015)、《一轮明月》(2005)、《达摩祖师》(1994)等。《慧能前传》同样精致,比前述几部更加接地气、生活化,再现了唐代怀集四会一带的情景,将深刻的佛教教义做了具象化表达。
观影很愉悦,咀嚼很悠长。缘于影片讲了一个通俗又让人“顿悟”的故事。
五祖弘忍法师传授衣钵给慧能,为防其他弟子对其不利,令其出走。慧能问去何处,弘忍答:“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慧能遂从湖北黄梅五祖道场南行,在怀集四会一带山间隐居十五年。影片以这一段广为人知的史实为基础,加以剧情化。
慧能为放生一条被套住的山猪,故意指错路,却搅黄了一段姻缘。他想独自在龟嘴岩岩洞修行,却面临同门弟子的追杀和山民的误解,差点遭到杀身之祸。
此时的慧能,不是在寺庙修行的法师,而是俗世生活的一员,危机重重。他有不同于凡夫俗子的见识定力,修为高尚,性格沉稳,礼数周全。他初到山间仅二十来岁,年轻人有活力,亲身劳作,大声“喊山”。他以自己的佛学造诣和入世行动,点化了数名心术不正之人,造福了一方百姓。
打猎、定婚、守孝、解蜂毒、请法师、建屋舍、修水车、吃野味、种粮食,岭南山区的生活长卷展开,彼时还是中原人士眼中的蛮荒之地。慧能生活条件艰苦,岩洞中打坐悟禅,田野中采药疗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恩怨,李杨两家为婚事结仇。杨振山私欲熏心贪图钱财,断送了两个儿子的性命。慧能介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点化了同门的慧安和不凡,以及从将军到村夫的杨振山。
“一头山猪”引发的故事,线索清晰又遍布机关,千里追踪、家族争斗、山林囚禁、两条人命,悬疑重重,杀机四起。剧情紧凑,环环相扣。杨振山的身份揭晓,原来他曾是宫廷侍卫,再拒绝召唤,愿留山中清静无为。这一设置,多重反转,是杨振山的自我救赎,更衬托出慧能的点化之功。
在山间的十五年,慧能也点化了自己。在东山寺时,神秀出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应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一广为传扬的“斗偈”场面,由电影生动呈现,并作戏剧化处理。弘忍面带愠色撕下慧能偈语,令其继续舂米。慧能面有不解,仍然遵办。
与山民一起劳动生活,经历人间喜怒哀乐,慧能悟出了“禅”的意义。“禅在哪里?就在飞花、落叶、针头线脑中,就在劈柴、挑水、舂米、扫地当中,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里。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为什么慧能能够将佛教中国化?影片给出了答案。慧能出身低微,三岁丧父,打柴为生。在怀会山区隐居的十五年,他与山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察民间疾苦,深知教义必须贴近现实,而且要解决实际问题。山民发愁水流引不进后山,没法种粮食,只能打猎。慧能亲手制作水车,引水灌溉。“顿悟”论得以提出,强调修行偏重入世,不同于“渐悟”偏重出世。“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下下人有上上智”的理念,正是出自深入民间的体验。
慧能不识字,讲经说法都是大白话,记载他言行和思想的《六祖坛经》通俗易懂,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毛泽东同志深入研读《六祖坛经》,访问苏联时还带上,称赞它是“劳动人民的佛经”“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影片中慧能化解山民的烦恼忧愁,让“明心见性”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闪光。
“人生在世,谁都有烦恼。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坦然,心也坦然”“常言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一味追求名利,到头来终会被名利所累,烦恼不断,会给自己和亲人都带来灾难”,慧能所讲,是佛经的“生活版”,语言浅显而哲理深刻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也会适时加以提升,仍然让人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贪心、嗔恨、愚痴是世间三毒”“如果你一直执着于心外诸物,那自身法性如何显见?”
《慧能前传》所述慧能的人生历程,有史记载,在怀集四会山区的故事则为演绎,虚实融合巧妙。俗世生活充满烟火气,佛经教义启迪心灵,二者融合同样巧妙。由此,本片可视为慧能的半传记体剧情片,讲了一个以渡人渡己为要旨,通俗又富有禅意、足以让人“顿悟”的故事。
撰文:邹高翔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