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实时票房达到57.76亿元(含预售)超越《长津湖》(57.75亿元),夺下中国电影历史票房冠军。
《哪吒之魔童闹海》凭什么是影史冠军?
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振聋发聩,时隔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依旧不负众望,从世界观设定、人物设定到故事设定,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故事情节饱含深沉的亲情,结尾更展现出新生力量不服输、敢拼搏的时代精神。
有哲学:充满阴阳智慧的奇幻演绎
《哪吒之魔童闹海》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中国神话世界,“阴阳”这一概念作为核心架构,赋予了影片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哲学深度。
影片中对道家文化的呈现细致入微。从场景和道具来看,玉虚宫、云雾缭绕的仙山、“六星连珠”星象、符咒、炼丹炉,以及各种道教法器的运用,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无量仙翁(老寿桃)骑着祥云出场,身着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举手投足间尽显道家的超凡脱俗与高深莫测,他的教诲和行为,也体现了追求自然、顺应天道的思想。
阴阳平衡的概念贯穿影片始终,成为影片世界观的重要基石。电影中,魔丸与灵珠的设定便是阴阳的具象化体现,魔丸代表着至阴至邪的力量,充满了破坏与毁灭的冲动;灵珠则象征着至阳至纯的力量,代表着善良与正义。哪吒使用“火系”法术,性格火爆、冲动鲁莽,犹如阳刚之火;敖丙则使用“冰系”法术,温润如玉、沉稳内敛,恰似阴柔之水。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哪吒和敖丙合力对抗无量仙翁,阴阳之力相互融合,共同抵御了这场灭顶之灾。这一刻,阴阳不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
有反转:正派不全正,反派不全反
在人物设定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摒弃了传统影视作品中简单的非黑即白、二元对立模式,塑造了一群性格复杂、立体丰满的角色,“正派不全正、反派不全反”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即仙族也有坏仙,妖族也有好妖。
作为仙族的无量仙翁在结尾被揭晓为“大反派”,反差感极强。表面上他是阐教第一弟子,仙风道骨、满口仁义,实则以“教化”为名行剥削之实,通过炼丹将妖族和龙族炼化为仙丹,提升本门实力,同时打压异族进阶的可能性;看似支持太乙真人晋升十二金仙,实则为拉拢人心,利用其作为棋子;口头上赞赏哪吒的才华,却在念升仙咒的时候给哪吒埋下穿心咒的伏笔。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成为“出圈”台词之一。有多少观众以为杀害陈塘关全城百姓的是申公豹?出身妖族的申公豹作为影片中的“反派”,却也有善良的一面。他并非天生邪恶,而是因为自身的出身和经历,无法得到元始天尊的认可,导致他内心充满了嫉妒和怨恨。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申公豹对弟弟申小豹的疼爱,还有最后揭晓杀害全城百姓的不是他,反而是他守护了陈塘关。他的存在,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命运和正义的思考。
有内核:亲情所至,金石为开
杀我别用亲情刀!笔者看《哪吒之魔童闹海》落泪三次,相信不少观众也有所触动。神话故事新编的精神内核充满了温暖的亲情,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与支持,还有对年轻一代勇敢超越老一辈经验、追求自我价值的赞美与鼓励。
无论是殷夫人(哪吒母亲)临行前和哪吒玩踢毽子,想给哪吒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是为他准备的食物,都充满了浓浓的母爱,而敖光(敖丙父亲)对敖丙气息敏锐的觉察,说出“我儿若死了,全陈塘关都得陪葬!”的威胁,亦表达出深厚的父爱。
父母亲是人心最强大的靠山。炼丹炉中,哪吒受穿心咒所困,是殷夫人不顾灰飞烟灭的风险,与哪吒泪眼婆娑地紧紧相拥,最终解开了哪吒的穿心咒。
“儿啊,以前父王让你肩负了太多的期望,却不曾倾听你的想法,父王对不起你。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最后敖光说“可能是我老了,没力气再去和这个世界碰撞”,哪吒答“我想试试,因为我们太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影片结尾的台词升华了主题,寓意老一代适时退场,为新生力量让位。
面对不齿的出身、不公的对待,哪吒、敖丙两位少年不服输、敢拼搏,“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影片的大结局更是将这种精神内核推向了高潮。哪吒和敖丙在对抗无量仙翁的过程中,在炼丹炉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融合多方组成的新生力量,突出重围,开创天地。他们的成功,不仅表现了年轻一代的实力和勇气,也向观众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论面对多复杂的变局,只要我们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办法,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蕴含中国哲学的世界观设定、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和饱含深情的故事内核,不仅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哪吒的故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断探索,不服输、敢拼搏!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