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灌篮高手》,可以说是大多数80、90后心中美好的青春记忆。4月20日午夜零点,据统计,有26万人走进《灌篮高手》的电影首映场,为自己的青春“补票”,在大银幕前观看了那场等了27年之久的全国大赛。
《灌篮高手》海报
很多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选择了二刷、三刷,票房也一路高走。截止发稿前,电影《灌篮高手》上映4天,收获3.5亿票房。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灌篮高手》的内地票房成绩可达到9亿元。
这部承载着众多观众青春记忆的电影,目前看来反响良好,这其中靠的只是观众的情怀吗?
电影给粉丝的,不止有情怀。
大部分粉丝对电影的期待,是补上一场“湘北”对“山王”的精彩比赛。而电影没有停留在“卖情怀”上——不是单纯对原作进行续写,而是对故事和人物做了重构。
此次电影版《灌篮高手》以“场上+场外”两条线同时铺开故事:场上,是湘北五人组的激烈奋战,有樱木花道的翻滚抢球,也有三井寿精疲力尽时坚持投出的三分球;场外,则是每个队员的回忆,三井寿在几乎误入歧途时选择回归球队,宫城良田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差点放弃了篮球……在场外线的对照下,这场球赛的意义不仅是追平比分、超过对手,更是湘北队员对自己突破,与自己和解的成长。
与漫画不同的是,电影选择宫城良田作为主视角。比起天赋过人的樱木花道、帅气神秘的流川枫,个子不高、安静的宫城是最接近普通人的。电影版导演、编剧由原著作者井上雄彦担任,他在电影创作中不断加入“平凡视角”,如漫画中从不传球、独来独往的流川枫,在电影中将球传给了樱木。两个天赋型选手为集体的胜利击掌,观众记忆中桀骜不羁的天才,开始承认自己的困境和弱点。这种“平凡叙事”的引入,恰好与20多年后的粉丝心境更为贴合:当年看动画的热血少年们阅历渐丰,比起奇迹,现在更相信平凡是生活常态,坚持是比天赋更适用于大多数人生的方法论。
粉丝之外,电影破圈,再造粉丝。
此次支撑电影票房的,除了最初的粉丝群体,还有很多非粉丝群体。《灌篮高手》在粉丝群体以外,出现了小范围“破圈”。
新的观众群体一部分是受电影上映后口碑带动,另一部分则由家庭观影带来。4月22日是《灌篮高手》上映后的首个周六,不少影院都出现了家庭购票现象,80后观众带着和自己追动画时差不多年龄的孩子观影。那些不曾接触过动画版的中小学生们,也在湘北队进球时跟着喊出“好燃”,甚至在散场时对父母发出感慨:“真羡慕你们那时有这样的动画可以追!”这种家庭观影正是被为情怀购票的粉丝们影响,进一步带动的消费力。
可以预判的是,随着电影口碑进一步发酵,《灌篮高手》的增量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这既是“粉丝经济”的再次转化,也是观影市场对题材的认可:青春、竞技、热血,这一类标签的电影天然有着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在大体量影片不足、同类型影片缺乏的4月,《灌篮高手》的到来也为电影市场带来一股青春的提振之风。
撰文:金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