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长安的荔枝》:岭南文化托起盛唐传奇

2025-07-19 07:32 来源:南方网

  “岭南,我来了!”7月12日,电影《长安的荔枝》在广州开启全国路演第一站,导演大鹏在现场重现李善德经典台词。岭南是荔枝之旅的起点,也是李善德人生的归宿。《长安的荔枝》展开了生动的岭南画卷,充满鲜明而深刻的岭南印记。

  岭南风味:舌尖跃动的人间烟火

  肠粉、虾饺、蒸排骨……当李善德(大鹏 饰)抵达岭南,迎接他的是市集上的唐朝版“广式早茶”。袅袅白烟下,肠粉莹润透亮,酱油与米香交融,有着诱人气息。经略府里,清甜的甘蔗成了何启光(林雪 饰)趁手的“兵器”;追捕和打斗中,市集上的香蕉与咸鱼干成了笑料里的一环。

  作为剧情焦点,荔枝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枝头带露的鲜荔枝、摘下处理过的红荔枝、精心供奉的冰荔枝……形态各异,尽显“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勾人诱惑。李善德端起荔枝园主阿僮(庄达菲 饰)递来的荔枝酒,与朋友、与果农们忘怀饮一杯,他不也被岭南土地的豁达与松弛所感染吗?

  岭南灵韵:情智共生的南国印记

  “听说岭南盛产木棉花,你给我带一些回来。”李善德离开长安前,妻子郑玉婷含着泪说道。荔枝和木棉构成了《长安的荔枝》里耀眼的两抹红,前者是圣人和贵妃指定的南方佳果,后者是家人眼中岭南的象征,是言浅情深的嘱托。

  当木棉从李善德的包裹中散落,马蹄带起飞花,唐诗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了具象的表达。他为贵妃带回荔枝,也为妻子带回木棉。飘飞的木棉,是惦念,是愤懑,是心血。

  《长安的荔枝》有三分之一的场景在广东拍摄,镜头里摇曳的岭南花木,不仅是风景,更凝结着岭南人的生活智慧。影片里,翠绿舒展的芭蕉叶被用来包荔枝,这是岭南的天然“打包纸”,也是催熟实验的简易“保温包”。

  和木棉、荔枝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是大象、孔雀、黑熊等野性生命。在经略府踱步的黑熊,在市集上开屏的孔雀,直观呈现了岭南斑斓多姿而生猛的气息。岭南与长安迥异的生态环境,既暗示两地之遥,也为影片增添了喜剧色彩——“神兽”们有时竟是人物的绝妙映照。当镜头从黑熊转到刺史何启光身上,观众会被他们神似的憨态逗笑。

  岭南气度:海纳百川,乐观豁达

  在《长安的荔枝》镜头下,岭南集市仿佛是盛唐版的“世界之窗”:异域风情的服饰、人来人往的港口、样式不一的航船,宝石、香料、玻璃、象牙等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正是大唐开放都市中以贸易为业的岭南商埠缩影。地理的连接、经济的往来、文化的融合,一幅繁荣的碰撞图景令人目不暇接,不禁让人感叹《唐大和尚东征传》所载“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并非虚言,而是写实。

  当赵辛民(孙阳 饰)用粤语道出“做人,最紧要系开心”,观众皆会心一笑。这句源自香港影视剧的经典台词,虽是现代表达,但其中蕴含的市井生活智慧,与电影里的人物心路历程奇妙呼应。它仿佛穿越时空,瞬间拉近了历史故事里的小人物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岭南文化也在这乐观豁达的生活哲学中,鲜活地流淌起来。

  从滋养万物的南国风物,到开放包容的商贸基因,再到坚韧豁达的市井智慧,岭南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舞台,更是故事得以鲜活、得以动人的灵魂底色。正是岭南这片沃土深厚丰饶的文化底蕴,如无形的根脉,稳稳托起了《长安的荔枝》这枚盛唐传奇的果实。电影中流淌的岭南气韵,让历史的回响有了具体的滋味、色彩与温度,也让小人物的悲欢在千年之后,依然能跨越时空,在我们心中激荡起共鸣的涟漪。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金哲华 实习记者 邓颖然

编辑:顾萌萌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