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水陆俱陈真本味——肉食的极致吃法(四)

2023-09-14 12:51 来源:南方网

  在潮汕菜的范畴下谈论“肉食”,更离不开现在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的“潮汕牛肉火锅”。牛肉火锅的大获成功,与潮汕人对待牛肉这一食材的认真无法分离。

  潮汕背山面海,自古以来就面临着平原地带人多地少的问题。在这寸土寸金的地域,并没有多少田地可以用于养牛。后来随着一部分人出海经商,使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大量的耕牛也从农田中被解放,从而进入了当地人的胃。

(黄牛自然散养,运动量充足,肌肉纤维强韧有弹性。)

(黄牛自然散养,运动量充足,肌肉纤维强韧有弹性。)

  潮汕与客家在岭南相邻而居,有不少密切接触的机会。在往来贸易中,潮汕人也获得了来自客家山区提供的牛。现如今大名鼎鼎的潮汕牛肉丸,据说也是从传统的客家牛肉丸中取法并精进的。清末民初,有客家人在潮州府沿路挑担卖牛肉丸。尝到牛肉丸美味的潮汕人,进而运用自己制作鱼丸手艺中的铁棍捶打、握拳挤丸等方法,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至于潮汕牛肉火锅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成形,已经无法考究。不过在民国时期,已有日本军官对潮汕牛肉赞不绝口。当时的日军司令安藤利吉曾说,应该把潮汕牛肉介绍到日本去,再将日本牛肉送到潮汕来,从牛肉的交往达到灵魂的交融。这是对“东亚共荣”概念的堂皇其辞,但从中也可看出潮汕牛肉的做法已经拥有了征服异国味蕾的魅力。

  今天的潮汕牛肉火锅,主打新鲜牛肉,肉质细腻鲜美。且来体验一下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的热火朝天吧:一个冬天的夜晚,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早已排起了长队。冬天是吃火锅的好时候,牛肉在冬天的肉质也比夏天更好。来晚的顾客,只能暂且在门口拿小凳子排排坐等,闻着从店内熏出来的汤汁味与肉香,强压早已涌上的食欲,然而腹中咕咕作响的声音却出卖了自己。而有幸落座的食客,在水汽氤氲中围着咕嘟冒泡的汤锅,一经上菜,便挽起袖子准备开干了——不过且慢,涮肉之前,可有讲究:

(手切牛肉的要点有很多,厚薄要适中,有些师傅的风格是切薄,这样的肉吃起来鲜、嫩,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厚,吃起来很有满足感,用潮州话讲叫做“饱喉”。而且切的时候一定要顺着肉的纹理,同样的肉,切法不同会对口感产生很大影响。)

  (手切牛肉的要点有很多,厚薄要适中,有些师傅的风格是切薄,这样的肉吃起来鲜、嫩,有的师傅的风格是切厚,吃起来很有满足感,用潮州话讲叫做“饱喉”。而且切的时候一定要顺着肉的纹理,同样的肉,切法不同会对口感产生很大影响。)

  潮汕人吃牛,首先分黄牛、水牛,其次牛身上每个部位的烹饪技法、时间、吃法都不一样。每家潮汕牛肉火锅店里,都少不了一张清晰绘制的“全牛图”。细看下来,牛身各个部位被划分出来,分别标上了脖仁、吊龙伴、匙柄、五花趾、三花趾,等等,并附上各个部位应该在沸水中涮上几秒的说明。

  以脖仁为例,可见出潮汕牛肉火锅的精细。脖仁在牛脖颈的中心,运动频繁,是一块活肉。在脖仁上桌之前,还需要经过一番奇妙的旅途:从新鲜宰杀的牛肉中挑出脖仁,迅速用一块干净的湿布将其包裹起来,放入冰箱稍加冷冻。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保留了脖仁中的水分,也在冷冻过后也可切片时切得更薄,更具有甜脆感。

 (脖仁肉是离牛的头部最近的一块肉,脂肪油像雪花点般密密分布在其中。这个部位经常运动,肉质更紧致,柔嫩多油脂,鲜甜有嚼劲。)

  (脖仁肉是离牛的头部最近的一块肉,脂肪油像雪花点般密密分布在其中。这个部位经常运动,肉质更紧致,柔嫩多油脂,鲜甜有嚼劲。)

  上桌时,鲜红的牛肉以雪白的油花作衬,如同一幅扎染的画作,惊艳四座。放入汤中,稍稍涮上几秒便可享用。入口时,同时感受到脂膏的肥美和细微的嚼劲,软嫩而有一定的韧度。

  比起其他口味浓重的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所需要的无比简单,汤底用牛骨熬出,不加其他调料;配以现宰牛肉、粿条、时蔬,即可构成一顿美食。看似清汤寡水,并不是无味和偷懒,其实对食材的新鲜度有极高的要求,也是对原材料之属性的极致运用。以牛骨汤为底,下火锅涮煮牛肉、肉丸时,便能够避免其原味渗透到汤水中,从而使食材更具浓郁的牛肉味。“少即多”,这正是潮汕人的烹饪哲学。正是简单的组合,才不至于掩盖食材本味,使“物之真味真性俱得”。反而每咀嚼一下,鲜香浓郁之感便多上一分。

  吃潮汕牛肉火锅,重在吃牛肉本身的鲜美。初入火锅店的新手食客,纯吃牛肉就已经感觉鲜掉舌头。资深食客,总想要再增添些滋味、吃出“花”来。至于蘸取什么酱料,往往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至于潮汕人自己吃牛肉,则几乎必点沙茶酱,香而不辣。

  在食材搭配的酱料上极尽讲究,也是潮菜追求极致的体现。潮菜讲究本味,而酱料也风味繁多,使用起来也各有章法,各有讲究。孔子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说法,如没有符合的酱醋调料,宁愿不吃。潮汕人可谓与孔夫子有着非同寻常的默契,坚信特定的食材有特定的酱料。

(吃牛肉火锅配搭的不同酱料,如同调色板般。)

(吃牛肉火锅配搭的不同酱料,如同调色板般。)

  有时仅一道菜,服务员就会呈上数种调味品。在潮汕菜馆吃饭,往往伴随着一个个洁白的小味碟,在桌面上铺排开来,分别盛着姜米醋、蒜泥醋、辣椒醋,酸梅酱、辣椒酱、沙茶酱,还有味道独特的鱼露……色彩纷呈,恰如一个彩色颜料盒般琳琅满目。潮汕火锅店的调味台上,也有比其他店家更多的选择,可满足食客的各种偏好。潮菜之醇厚,于香味浓郁的酱料中可见一斑。

(新鲜涮好的牛肉配灵魂酱汁“沙茶酱”,别具风味。沙茶酱,也称沙茶、沙爹,是潮汕话的外来词,印尼语cate的音译。印度尼西亚人把涂了辣酱烤熟的牛羊肉串叫做cate,潮汕话的“沙茶”则专指辣酱。)

  (新鲜涮好的牛肉配灵魂酱汁“沙茶酱”,别具风味。沙茶酱,也称沙茶、沙爹,是潮汕话的外来词,印尼语cate的音译。印度尼西亚人把涂了辣酱烤熟的牛羊肉串叫做cate,潮汕话的“沙茶”则专指辣酱。)

  从牛肉火锅为典范,可以见出潮汕人的烹饪哲学。一物当有一物之味,而潮汕人看来,即使是同一物,不同部位的妙处也不同。他们既重视牛肉本味的“返璞归真”,也不忽略搭配酱料所赋予的专属滋味,在纯粹中见出丰富。对于食客而言,牛肉火锅除了食用时完美的味觉体验,还有自己动手、注视着食材逐渐变熟的乐趣,众人围坐畅谈的开怀。凡此种种,都使牛肉火锅的魅力显现出来。

  诸种肉食,有着不同的弹韧和嚼感,因而具有属于其自身独一无二的吃法。得当的食材配上合适的制法,才能让食物的本身的味道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潮汕人对于味觉本真的执着,使得他们能够发现最契合本味、最契合自身饮食习惯的处理方式。挑剔与追求极致的态度下,潮汕人借助特定的食材与技艺,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味觉体验。对极致吃法的探索,是对美食之热忱的最好表达,传承了潮汕独特的美食文化,也将追求美食的基因印刻入了血脉之中。

——摘自 赵利平著《大粤菜》(广州出版社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由之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