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清欢亦丰盈——山中珍货

2024-03-25 16:51 来源:南方网

  山中珍货 难忘其味

  蔬果可以通过人工培育获得,更珍贵的则是那些野生的、需要在山野里经过搜寻才能发现的菌菇与山货。客家人背靠的绿野与深山,为他们挖掘这些宝物提供了难得的优势条件。

(客家人喜欢煲汤,且善于就地取材,譬如,以山间生长的许多草木的根茎煲汤,美味诱人,俘获了无数人心。)

  红菇,是客家人熟知的一种蘑菇,尤其是福建客家、广东客家人,深深爱之。这种味道鲜美的菌子,至今无法人工栽培,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当苛刻,因此产量极为稀少。要采摘野生红菇,采菇人就要在半夜动身,翻过一座又一座陡峭的山头,凭借眼力精准地识别出那些深藏于腐植叶中的红菇。菇面大红的它,如一盏红灯笼,在暗夜中亮起。采摘时还要分外小心,既要提防毒蛇,也不能混淆了相似的毒蘑菇。一旦天亮,无论采没采到、采了多少,都要打道回府了。因为太阳出来之后,菇伞随之盛开,水分蒸发,品质大打折扣。

  (红菇,因为至今无法人工栽培,是稀有的山珍、天然营养佳品,有“菇中之王”的美称。其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法伦比的鲜甜可口;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明、清两朝,每逢中秋节前,盛产红菇的当地官府必派人护送一批红菇到京都进贡,因而驰名遐迩。)

  客家人烹饪红菇,多为煮红菇汤。再加上一些肉来炖,如猪肉、乌骨鸡,则汤里兼具菌的鲜与肉的醇美。煮好的汤呈现出淡淡的紫红色,肉味扑鼻。为了不使肉的腻味压过菇味,厨师便舍弃了客家多下肥肉、多油的做法,煮出的红菇汤较为清淡,香馥爽口,同时具有保健养生的滋补功效。

(红菇炖土猪肉汤)

  鸡枞菌的名贵与鲜美,不少人都有所耳闻。而其中的极品——荔枝菌,则唯有资深“吃货”才深谙它的妙处。人们知道云南多菌子,殊不知最好的荔枝菌产于广东。之所以叫作荔枝菌,是因为这种菌只能生长在荔枝树下潮湿的白蚁窝上,无法人工培植。农历五月初到夏至时节,温度上升,雨水增加,常有骤出太阳骤降大雨的天气,随着荔枝成熟结果,树下的荔枝菌也在悄然生长。一年中就只有这一个月可获得新鲜荔枝菌,故又叫其“五月菇”。即使平时可以品味冰冻保存的荔枝菌,口感则逊色不已了。

  广东的从化、增城、茂名等客家山区,保留了不少老荔枝树,是产出荔枝菌的胜地。常见的荔枝菌为灰色、黄色,如一把收紧的小伞,或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更有一种嫣红色的,是在树龄二十年以上的荔枝树脚下长成,恰似高处梢头上的红荔,乃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采摘回来之后,越快食用越好,避免鲜味逐渐消散。

  (荔枝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夏至时节、荔枝成熟结果之时段,但每年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最多一个月左右。荔枝菌一般在午夜生长,略呈纺纱缍形状,长达10-20厘米,菌尖似一把收紧的小雨伞,味道极之清鲜、爽口。)

  客家人认为,荔枝菌的最佳拍档就是鸡肉,因为鸡是白肉类,味质较为单一,不会带来混杂的味感。而荔枝菌清、甜、爽的特点,能够在鸡肉的衬托中,凸显本有的鲜美。做荔枝菌蒸鸡,菌柄要手撕,不能刀切,避免带上铁腥气。出炉的荔枝菌,脆甜柔嫩,不是浓香,而是清雅的甜味,带有淡淡的泥土气息。丝丝缕缕的菌丝,分外细腻。咀嚼着清爽无渣的荔枝菌,在鲜甜的汁液溢出的一刻,仿佛是在品尝滴落在森林树梢上的雨露。运用的土鸡则含有油脂,淡而不腻,富有韧劲。这道菜的鲜美感,让人飘飘然,像置身于被潮湿雾气笼罩的仙境中,尝过一次便难忘其味。

(荔枝菌蒸鸡)

  其实不止是荔枝菌,客家菜里凡是做菌,都可以搭配鸡肉。用名贵的松茸煲鸡汤,只需要下一些盐,即可酿造一锅鲜甜的汤。简单的做法,恰恰提炼并升华了食材的本味、鲜味。用客家盐焗的做法,还可以做鹿茸菌盐焗鸡。盘子底下垫粗盐,鹿茸菌烤过,和手撕的盐焗鸡一同端上。以盐为主,就能够吃到食材本身的味道。鸡肥韧而肉质中的肌理尽显,鹿茸菌则脆爽可口。盐分控制得当则不会过咸,而是越嚼越香,鸡味、鹿茸味尽在其中。

  (鹿茸菌是一种名贵山珍。它蛋白质含量高、糖分少,质地细腻、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类似猴头。鹿茸菌虽然营养丰富,但本身并无鲜味,它之所以跻身名贵山珍,主要是能为鸡鸭肉提鲜,配啥肉像啥味,不管做汤或烹、炒、焖、烧、炖,即能做出色、香、味俱全,又与众不同的各种珍馐佳馔,是山菜中的佳品。)

  客家菜一向以“粗犷豪放”的面目示人,不过到了今天,朴素的汤也可以精致化。而这种变化,却仍然不离客家深山中的食材与传统做法。

  名贵的客家野生金线莲,放进猪肉汤中一同炖煮,这盅汤的身价随即噌噌上涨。野生的金线莲长在潮湿的山间岩石中,非常稀有,被称为“南方的虫草”。它的药用价值颇高,全草都可以入药,据说在止咳平喘、降低血压,改善体质等方面,都有良效。因此其价格相当昂贵,一斤能卖到上万元。

  (野生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平,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野生金线莲食用起来也相当爽口,具有草本的清香,融入汤中,与厚、嫩、香的猪肉相得益彰。最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炖煮,它竟还能保持脆韧,而不像一般的植物一样,炖十多二十分钟便变得绵软。或许,这是生长在岩石中的生物特有的顽强品格吧,与客家人落地生根的历史,令人惊叹的适应能力与坚韧精神,有着内里的相似。为了获得营养物质的滋补,现在汤里面的猪肉可以不吃,“草”倒一定得吃,也是十分稀奇。

(金线莲炖土猪肉)

  在幽深丰饶的山林中,家禽、蔬果、菇菌繁盛,处处是原汁原味。客家人在摘取野生山产时,也有“可持续”的观念。例如采菌菇,就要留下含有孢子的泥土,这样来年才有同样丰盛的收获。在自然环境逐渐受到污染的当下,获得野生菌菇更是不易。毕竟这是来自大地的馈赠,在大快朵颐时,也应心怀感恩,唯此才能保全美味长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客家人走出大山,分散在或近或远的城市中,又一次重现了随处分散、落地生根的历史。然而讲究吃的客家人,却不愿意抛下家乡的美味。他们深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物,在不同气候里成长出来的东西,口感与质地是不一样的。

(客家炖汤,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靠山吃山的生活智慧。)

  若要复刻最本真的客家味道,就要从家乡把原材料运送过来。有的店家,店开在广州,却坚持每天从龙川老家将猪肉、鸡肉等新鲜食材运输过来,干货如五指毛桃、薯粉则从河源运来。清晨五点时从山区出发,运输到广州时刚好八九点,赶上厨房开工,热火朝天地为新一天的餐食做准备。更早些时候,龙川的盘山公路无比险峻,又没有路灯,开车时的紧张刺激无以复加。为了这一口美味,其中艰辛,或许不输当年将岭南佳荔送到中原的快马加鞭与万重曲折。

  恰恰也是这样的运输路程,把纯粹朴实的客家滋味从深山带入城市中,客家菜也从一方小小的客家围屋,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摘自 赵利平著《大粤菜》(广州出版社)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