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肇庆市粤剧团送戏到连麦镇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月20日,肇庆市粤剧团到怀集县连麦镇举办送戏下乡活动,一连三场演出,吸引了千余村民和师生前来观看。连麦镇党委主要领导,县文联有关人员到场观看了表演,与众同乐。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文敏:创业30载 传承非遗不停歇
陈文敏是广州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的唯一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0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振兴传统目录。陈文敏来锐意创新,兼收并蓄,对广彩艺术创作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以广州彩瓷文化记忆为主体风格的艺术特征。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粤韵悠扬 南国红豆结硕果
9月20日下午,粤韵悠扬、童手广彩绘家乡、一针一线绣美好……在广州蓓蕾剧院,荔湾区青少年宫正在进行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成果展演,此次活动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关于开展“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南国红豆发新枝,粤剧在年轻人中得到有效传承。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咏广州白云山郑仙诞”网络诗词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P>9月20日上午,“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之“咏广州白云山郑仙诞”网络诗词大赛颁奖典礼在白云晚望咖啡廊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白云山鸣春谷游览区管理处、广东岭南诗社联合承办,特别邀请了15名诗词书画名家参加了活动。</P>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化州《跳花棚》:传承发扬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化州市成立了多家《跳花棚》传承基地,分少儿传承基地、青年学生传承基地及老年人传承基地,以传承好这一珍贵的文艺瑰宝。此外,大力推广改编后的民间舞蹈《跳花棚》,并陆续衍生出了健排舞及广场舞等舞台形式。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2017“郑仙文化演义”激情开讲
9月18日上午,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郑仙文化演义”在广州市白云晚望“云山珠江讲古台”激情开讲。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石湾陶塑技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开学典礼举行
此次培训班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关于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保护广东石湾陶塑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通过培训提高学员们的专业水平及能力。据了解,本届培训班分两期举行,一共两个月时间,每期的培训时间为一个月,50名学员将分别进行‘’人物陶塑班‘’及‘’动物陶塑班‘’的课程学习。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80名“非遗小记者”今天“毕业”啦!
9月16日,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2017“我是非遗小记者”成果展暨非遗小记者授牌仪式在广东省文化厅小剧场隆重举行。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杭,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春雷,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来自广州市各个小学的非遗小记者及其家长、老师们,以及前来观摩活动的小朋友近200人参与了活动。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是中国梦的天然文脉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中国手艺网承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京启动。本次活动旨在以“非遗”为切入点和主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
"非遗"之花开遍八闽大地 一弹一唱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每当夜幕降临,福建泉州府文庙里便会传出阵阵悠扬婉转的琴声,那里有一群下班后来这里免费为观众表演的南音爱好者。每到活动期间,福州市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里必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演奏十番音乐。